汉语大全>九年级化学教案>201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学案

2014中考化学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学案

详细内容

第九单元 金属 复习学案
典例1:(8分)(2013•东营)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   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  顺序.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如图1所示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延展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铜锌锡铅铋镉
熔点/℃1083419.6231.9327.5271.3320.9
①铅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   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 .
②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 .
A.15~30℃; B.60~80℃; C.235~250℃; D.300~320℃.
考点:常见的金属和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属材料包括: ,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是 。
2、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主要包括::①大多数常见的金属都是_______色有______光泽。铜:______色;金:_______色;铁粉:_______色。②金属的______和______较大,熔、沸点较高。钠: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较低;汞:常温下为______态。③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④除汞外,金属常温下都是固体。
3、一些金属的特性:铂:______性好;金:_______性好;钨:_______高,常用作灯泡的灯丝;银:_________最小,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广泛用于电子制造业。
4、常见的金属:如铁_____、铝_____、铜_____、锌_____、铅_____、汞Hg、铬Cr、金Au、银_____等。
5、合金是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属于______材料,不是合成材料。各成分金属保持自身化学性质不变;合金的特性: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大,熔点比成分金属低,颜色更鲜艳;常见的合金:生铁、钢都是铁和炭的合金,主要区别是含炭量不同(生铁含碳量比钢高);黄铜是铜锡合金,外观像黄金。铝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腐蚀等特性。
【变式训练】(4分)(2013•德州)将玻璃管插入金属钠块中,拔出玻璃管,玻璃管内留有一小截金属钠(见图1);把带有橡皮塞的玻璃管插入盛有浅绿色氯气的烧瓶中(见图2,烧瓶底部铺有少量的细沙);向玻璃管中滴入几滴水,堵塞玻璃管的钠块成滴落下(见图3);烧瓶内产生少量白烟,继而燃烧,浅绿色逐渐消失(见图4);最终,白色的烟雾充满烧瓶(见图5).

从以上实验推断:金属钠的   、熔点  .水可以与金属钠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烧瓶中充满的白色烟雾可能是   .
典例2:(11分)(2013•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  .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
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或  .
考点:铁的冶炼和金属的锈蚀和保护
1.炼铁所用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①自然界中的铁矿石
矿石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
主要成分FeCO3FeS2
?②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量:方程式为:C + O2 =
?提供还原剂CO: 方程式为:C + CO2 =
?③石灰石的作用:将矿石中的SiO2转化为炉渣CaSiO3
? 高温 高温
CaCO3 ===CaO+CO2↑ CaO+SiO2 ====CaSiO3
2.炼铁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用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成________。
3、熟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实验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 + 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开始时,先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氧化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等试管内固体冷却时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实验要时要注意尾气处理,可直接点燃或收集后再进行点燃处理。
4、金属的锈蚀和保护
?(1)铁生锈的条件: 。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涂刷矿物油、油漆,覆盖搪瓷、塑料等;②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镀锌、镀铬;③改变金属组成与结构:制成不锈钢等合金、在锯皮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3)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红棕色,疏松多孔,会把空气和水分保留在钢铁的表面,进一步加速钢铁的锈蚀。所以,要及时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钢铁除锈的方法:常用稀硫酸或稀盐酸,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Fe2O3 +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2013.泸州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典例3:(2013.临沂)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A.Fe和硫酸铜溶液 B.Zn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
性质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反应



缓慢氧化的产物是
剧烈氧化的反应方程式是:
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是 ,铁丝的质量

锌氧化产物的化学式是:
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现象 ,反应的方程式为:

铜丝放在稀盐酸中现象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是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



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活中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是 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氧气→
(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金等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酸→________
(排在_______前面的金属)金属+盐→________
(排在_____面的金属能把排在_____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变式训练】(2013.淄博)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各项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
AFe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BNaCl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BaCl2 溶液,过滤
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DCaCl2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石灰石,过滤
典例4:(2分)(2013•日照)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则金属的活动性 (强、弱),金属越 (易、难)变成离子, 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金属和盐溶液间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 。
?2、证明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1)分别与氧气反应,通过两点进行对比: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的剧烈程度。
?(2)两种金属分别投入同样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根据产生气泡的速率判断。
?(3)根据金属和盐溶液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
【变式训练】
1、(2分)(2013•烟台)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2、(3分)(2013•泰安)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3、(2013.菏泽市)现有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相对原子质量:X?Y
C.金属活动性:Y?X D.消耗硫酸的质量:X?Y

堂堂清测试

1、(2013.黄石市)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2、(2013.南宁市)目前,南宁市正在进行地铁建设,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锰钢 B.生铁 C.硬铝 D.合成材料
3、(2013.宜宾市)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4、(2013.河南省)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2013.株洲市)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Zn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D.CuSO4溶液
6、(2013.德州市)下面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能与其余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是 ( ) A.Ag B.Cu C.Al D.Zn
7、(2013.荆门市)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B>A>CB.A>B>.C>B>AD.A>C>B
8、(2013.河北省)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 (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2所示。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Z>X>M>Y B.X>Z>M>Y C.X>Z>Y>M D.Y>M>Z>X
9、(2分)(2013•济南)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 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10、(2分)(2013•济宁)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试验流程:依据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 ②硫酸铜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11、(2013.安徽省)(6分)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右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1)铁锅含有合金单质_______(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12、(2013•泰安)如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13.河南省)(4分)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朝阳区一模)金属结构性质等是研究重要内容
(1)如图1是铝原子结构示意下列说法不正确是__________
A铝原子质子数为1 B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价
C铝是地壳中含最多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导电性
(2)工业上CO赤铁矿石炼铁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是银白色金属,将稀盐酸别加入到盛有金属Fe、R、Cu试管中,只有Cu表面无现象;将 FeSO中别加入到盛有金属R、Cu试管中,只有R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则金属H、Fe、R、Cu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A中溶质不合理猜想及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1:只有Zn(NO3)2 猜想2:Zn(NO3)2、AgNO3
猜想3:Zn(NO3)2 Cu(NO3)2 猜想4:Zn(NO3)2 Cu(NO3)2、AgNO3
若“猜想1”成立,通过确定固体B成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3.绍兴市)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
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______出现猜想二成立
【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