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米与玻璃杯
详细内容
篇一:《茶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40分。)
1.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D)。
A、《品茶要录》B、《茶具图赞》
C、《榷茶》D、《茶经》
2.唐代饮茶风盛的主要原因是(A)。
A、社会鼎盛B、文人推崇C、朝廷诏令D、茶叶发展
3.煎制饼茶前须经炙、碾、罗工序的是唐代的(A)。
A、煎茶的技艺B、庵茶的技艺C、煮茶的技艺D、泡茶的技艺
4.茶道精神是(C)的核心。
A、茶生产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艺术
5.雅志、敬客、行道是(A)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茶文化B、竹文化C、石文化D、砚文化
6.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C)色。
A、绿B、浅绿C、黄绿D、密黄
7.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红茶(D),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A、甜香B、熟香C、清香D、花香
8.红茶的呈味物质,茶褐素是使(B),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D、茶汤发红,叶底红亮
10.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B)、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A、茶褐素B、茶黄素C、维生素D、茶色素
11.明代茶具的代表(B)。
A、青花瓷器B、景瓷宜陶C、彩釉瓷器D、金属茶具
12.(C)瓷胎薄质,釉层饱满,釉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
A、定窑B、钧窑C、哥窑D、建窑
13.(B)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
A、瓷器茶具B、玻璃茶具C、金属茶具D、竹木茶具
14.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是(D)的优点。
A、陶土茶具B、漆器茶具C、玻璃茶具D、金属茶具
15.茶海是用来(B)。
A、取茶渣B、均匀茶汤浓度
C、盛取干茶D、嗅茶香
16.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茶汤品质(B)。
A、茶叶下沉,新鲜度提高B、茶叶下沉,新鲜度下降
C、茶浮水面,鲜爽味减弱D、茶浮水面,鲜爽味提高
17.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A)茶叶。
A、普洱茶B、紧压茶C、六安瓜片D、黄山毛峰
18.用经过氯化处理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D)。
A、带金属味B、汤色加深C、香气变淡D、汤味变涩
19.城市茶艺馆泡茶用水可选择(A)。
A、纯净水B、鱼塘水C、消防水D、自来水
20.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D)、净度来看。
A、韵味B、叶底C、品种D、香气
21.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A)、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A、清洗茶壶(杯)B、温壶(杯)
C、候水D、赏茶
22.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根据(C),所需水温不同。
A、茶具质地的不同B、茶叶外形不同
C、茶叶品种不同D、水质不同
23.当茶冲泡好之后,茶艺师奉茶时用(C)将茶送到宾客面前表示对宾客敬意。
A、杯托B、双手C、托盘D、传递的方式
24.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茶叶的用量、(B)和茶叶的浸泡时间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A、壶温B、水温C、水质D、水量
25.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B)型的代表茶是碧螺春、蒙顶甘露、南京雨花茶等。
A、清香B、清鲜C、鲜浓D、板栗香
26.冲泡绿茶时,通常一只容量为100—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为(D)。
A、1—2gB、1—1.5gC、2—3gD、3—4g
27.由于乌龙茶制作时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属半发酵茶,冲泡时需用(C)的沸水。
A、70--80℃B、90℃左右C、95℃以上D、80--90℃54.茶点大致可以分为28.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A)、完成阶段。
A、冲泡阶段B、奉茶阶段C、待客阶段D、操作阶段
29.“茶醉”时可以通过(D),水果等方法来缓解。
A、饮酒B、抽烟C、饮茶D、吃糖
30.(B)患者饮浓茶,造成晚上失眠,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刺激中枢神经,使精神处于兴奋状态。
A、胃病B、神经衰弱C、糖尿病D、冠心病
31.过量饮浓茶,会引起头痛、恶心、(B)、烦躁等不良症状。
A、龋齿B、失眠C、糖尿病D、冠心病
32.下列选项中,(D)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避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便
C、宾客之间谈话时,不要侧耳细听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33.茶艺师与宾客交谈时,应(D)。
A、保持与对方交流,随时插话
B、尽可能多地与宾客聊天交谈
C、在听顾客说话时,随时做出一些反应
D、对宾客礼貌,避免目光正视对方
34.茶艺师可以用关切的询问、征求的态度、(C)和有针对性的回答等方式来加深与宾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艺馆的服务质量。
A、简捷的提问B、郑重的语气C、提议的问话D、直接的话语
35.下列选项中,(D)不属于礼仪最基本要素。
A、语言B、行为表情C、服饰D、道德
36.日本人和韩国人讲究饮茶,注重饮茶礼法,茶艺师为其服务时应注意(A)。
A、泡茶规范B、斟茶数量C、敬茶顺序D、品茶方法
37.接待印度、尼泊尔宾客时,茶艺师应施(D)礼。
A、握手礼B、鞠躬礼C、注目礼D、合十礼
38.接待(D)宾客,敬茶时应用右手提供服务。
A、韩国B、美国C、法国D、印度
39.英国人喜欢(A),茶艺师应根据茶艺服务规程和宾客特点提供服务,以满足宾客需求。
A、甜味牛奶红茶B、甜味薄荷绿茶
C、甜味冰红茶D、果味柠檬红茶
40.根据俄罗斯人对茶饮爱好的特点,茶艺师在服务中可向他们推荐一些(A)茶点。
A、花生酪B、牛肉干C、咸橄榄D、萝卜干
41.(D)多数人爱饮加糖和奶的红茶,也酷爱冰茶。
A、日本人B、法国人C、印度人D、美国人
42.以下属于绿茶的是(A)
A、西湖龙井B、正山小种C、银针白毫D、铁观音
43.我国古代士大夫修身的四课内容是(A)。
A、琴、棋、书、画B、诗、书、剑、艺
C、书、画、曲、艺D、唱、吟、琴、棋
44.(A)茶艺所用的茶杯为玻璃杯。
A、龙井茶B、乌龙茶C、黄大茶D、普洱茶
4580℃左右的水温适宜泡(B)。
A、白鸡冠B、龙井茶C、铁观音D、普洱茶
46.龙井茶艺的(C)是寓意向嘉宾三致意。
A、金狮三呈祥B、祥龙三叩首C、凤凰三点头D、孔雀三清声
47.小瓷杯是安溪乌龙茶艺(B)使用的茶具。
A、泡茶B、品茶C、观赏D、闻香
48.西湖龙井外形的品质特点是(A)。
A、外形扁平光滑,形如“碗钉”
B、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C、外形细、圆紧、直、光、多白毫
D、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色泽灰绿光润。
50.“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全身白毫,含而不露”是(A)的品质特点。
A、太平猴魁B、祁门红茶C、安溪铁观音D、云南普洱茶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
2.揉捻:利用外力把叶子揉紧成条,并破坏部分叶组织的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绿茶的加工工艺
答: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2.如何辨别新茶与陈茶
答:。新茶:外形芽叶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
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
陈茶:一般是指绿茶、红茶、黄茶或乌龙茶等茶叶由于存放时间较长(一般为一年以上)产生陈变,或存放时水分含量过高,又储存于高温高湿或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在较短时间内即陈化变质的茶叶。从外形上看,陈茶条索往往由紧结变为稍松。色泽失去原有的光润度,变得枯暗或灰暗。其中以绿茶陈化后色泽变化最明显,从原来的以绿为主变为以黄或褐为主且色泽发暗发枯。开汤后,香气低淡,失去该茶类原有的清香或花香,甚至低沉带有浊气,汤色深暗,滋味陈滞和淡无鲜味,叶底芽叶不开展,色泽黄暗或深暗
3.紫砂壶的选购
答:纵观整体,一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二则对侧把壶而言,壶把提拿时重心垂直线应小于45度;三则不能漏水。
4.如何辨别瓷器茶具
答:一看整体形状和外观,上下平整,看外观质量;
二听轻轻弹,倾听声音;
三比各配件的瓷器相比较是否一致,釉下彩制品选择;
四试试盖、试装、试泡、试漏。
5.简述学习茶文化与品茶的意义
答:一、喝茶可以促进友谊。俗话说:人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茶也是古往今来的待客之道,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可见古人以茶代酒款待客人的传统。
二、喝茶也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回到家中,一杯茶,可以解去一天的身心疲惫
三、有益与身体的健康。茶是最好的保健饮料,这已为几千年的经验及现代科学所证明。饮茶能振奋精神,开阔思路,消除身心疲劳,保持旺盛的活力。
四、修身养性.茶原来生长在大森林之中,耐得阴苦,不出锋头,紧紧和大地拥抱在一起,是随各自然的常绿植物。
篇二:《力学一模整理B类》苏州名思教师教案
早规划、早行动、努力多一天!!!1
1
早规划、早行动、努力多一天!!!2
2
早规划、早行动、努力多一天!!!3
3
早规划、早行动、努力多一天!!!4
4
早规划、早行动、努力多一天!!!5
5
篇三:《中国石油大学2014秋茶文化赏析第一阶段在线作业》中国石油大学2014秋茶文化赏析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0道题)
收起
1.(2.5分)“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出自哪部茶学著作?
A、《大观茶论》
B、《茶经》
C、《茶述》
D、《茶录》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2.(2.5分)茶字萌芽于哪个朝代?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3.(2.5分)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
A、荼
B、槚
C、茗
D、茶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4.(2.5分)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5.(2.5分)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A、黄汤黄叶
B、高香持久
C、绿叶红镶边
D、汤色清亮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6.(2.5分)《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A、北沙参
B、莲子
C、茶叶
D、金银花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7.(2.5分)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A、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
B、发酵过度
C、发酵过轻
D、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A、青茶{d,.,米与玻璃杯}.
B、黄茶
C、绿茶
D、花茶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9.(2.5分)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
A、大红袍
B、铁观音
C、大叶乌龙
D、正山小种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说的不正确的是?
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泡茶用水最好要是南零泉水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宋朝
D、唐朝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A、塑料杯
B、金杯
C、铁碗
D、玻璃杯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A、100度沸水
B、80度左右
C、75度左右
D、85-90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A、三道茶
B、奶茶
C、酥油茶
D、盐茶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
A、客家人
B、傣族人
C、锡伯族人
D、藏族人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A、1条
B、2条
C、3条
D、很多条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A、孙楚的《出歌》
B、西晋杜育的《荈赋》
C、王微的《杂诗》
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
A、《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B、《谢木韫之舍人赐茶》
C、《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D、《一字至七字诗?茶》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
A、明清时期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
A、皎然
B、卢仝
C、陆羽
D、赵佶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共20道题)
收起
21.(2.5分)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孙楚的《出歌》
B、西晋杜育的《荈赋》
C、王微的《杂诗》
D、晋宋时期的《搜神记》
我的答案:ACD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大观茶论》的作者是谁,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赵佶{d,.,米与玻璃杯}.
B、李白
C、神农氏
D、陆羽
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朱元璋
B、赵佶
C、朱棣
D、乾隆
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下列选项中属于茶的别称的是哪些?
A、槚
B、蔎
C、茗
D、荈
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粥茶法
B、饼茶煮茶法
C、研膏团茶点茶法
D、散茶泡茶法
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5分
26.(2.5分)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
A、三国说
B、先秦说
C、西汉说
D、魏晋说
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下列几种茶中哪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
A、印度阿萨姆红茶
B、祁门红茶
C、大吉岭红茶
D、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
A、茶叶
B、鸦片
C、丝绸
D、大米
我的答案:AB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药用
B、食用
C、饮用
D、药食同源
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煮茶法的形成的朝代,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我的答案:ABD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黄茶的最大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
A、黄汤黄叶
B、高香持久
C、绿叶红镶边
D、汤色清亮
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哪几种?
A、清饮
B、调饮
C、煮茶
D、煎茶
我的答案:AB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
A、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B、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C、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D、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我的答案:ABCD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泡茶三要素有哪些?
A、茶叶用量
B、泡茶水温
C、冲泡时间
D、茶壶质地
我的答案:ABC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
A、有特殊的香味
B、泡茶无熟汤味
C、能保真香
D、传热慢不烫手
我的答案:BCD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分别是指什么?
篇四:《2014-2015学年崇安二模卷(终)》2015届中考适应性考试
物理试题卷2015.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56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等相关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
4.本试卷g=10N/k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2.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d,.,米与玻璃杯}.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
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
3.关于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车组列车主要是靠电动机来驱动前进的,而不是热机驱动的
B.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D.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
4.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