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颉:产品是立命之本 渠道是立身之本(一)
详细内容
《创业的国度》讲述了IT让以色列这样的国家的创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是我认为渠道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做IT很重要的是地源,因为中国很广大,今天谈的分销也是和地源密切相关的。中国的城市分为一到八级,每个城市有不同的政府机构以及客户群,网络并不能完全覆盖。所以新产品做推广时,必须是多种渠道。
经过研究,创业型公司的问题大部分跟渠道有关,比如新市场开拓的难度、综合经营成本上升、市场缩短以及和外部伙伴的协同。新市场开拓难度是关乎一个人开拓还是和联盟伙伴一起开拓的问题。综合经营成本的上升,往往需要把风险转嫁到一些渠道来降低自己的成本。我认为未来中小企业的模式会发生一些变化,它也会依托互联网而存活。
12年前我开始做渠道时听到的一句话“产品是立命之本,渠道是立身之本”。在中国IT行业中,最早实现渠道完善成熟的是联想。联想硬件的渠道是中国渠道建设的标杆。对于渠道来讲,我谈几个我非常在意的问题。第一,如何和你的伙伴或者分销去博弈。他们不是你的下属,这是一个相互之间阴阳配合的过程。第二,如何抓住终端客户的口碑。
很多做渠道的人,或者老板创业做渠道都会忽视了渠道只是一个手段,最终是要和终端客户发生关系的。如果和你的终端客户打架,那这个公司也会有问题。相反,如果不能够借助于渠道发展壮大,不如做直销。我个人认为渠道就是厂商把一个东西面向终端的通道,在这个通道中我们寻找联合伙伴时注重的是销售能力、布局的能力。大的经销商能够很快帮你把货铺到一些网点,靠你自己是很难做的。比如说关系营销的现场服务口碑等等。联想一直做分销,联想曾经在成都开会想密谋把某些高端产品变成直销,开完会后立刻就反水了,渠道出现了一次振荡,最后还是坚持做分销。等到分校模式不行了,他会创造新分销模式。我们做任何一个渠道模式,无论是直销还是分销,当你慢慢把它确定为标准的时候,你公司的DNA跟它是相关的,你想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金蝶把产品分为低中高。十年前创业时我们做渠道,卖的就是一万多块钱的产品,但当我们产品做的越来越大后,所有的直销机构全部不做这种低产品,而是分给分销。这个业务做了快20年了,途中经历几次转型,每年利润高达上亿。分销,没有任何的成本压力,这种赢利模式其实非常好。慢慢我们可能会发展,比如说有服务型的渠道,销售型的渠道等等。其实任何一家公司的渠道模式是与其产品和布局策略相关的。这是我多年做渠道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