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2)碱及其性质复习学案
详细内容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2)碱及其性质 复习学案
典例1:(2013.上海市)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 )
A. 天然气:CO B. 烧碱:Na2CO3 C. 熟石灰:Ca(OH)2 D. 烧碱:KOH
考点:认识碱的组成
1、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它的阴离子必须全部是______。
2、碱一般分为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常见的可溶性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溶于水)常见的不溶性碱有 (蓝色)、 (红褐色)、 (白色)、 (白色)等。
典例2:(2013.苏州市)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
A. B. C. 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中和反应:________和_______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实质是: H+ + OH- = 。
(1)许多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需要借助 来指反应的发生。
(2)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________是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用 改良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污水,如用 处理硫酸厂中排出的含有硫酸的废水。
?(3)用于医药,如用含 的胶囊中和胃液中过多的盐酸,用氨水中和蚊虫在人体内分泌出的有毒酸液,减轻疼痛。
【变式训练】(2013.庆阳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
物 质用 途性 质
A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
D氮气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典例3:(2013.吉林省)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氯化钙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C.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分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钠
D.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和水蒸气
考点:对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用途及碱的通性
名称
(化学式)氢氧化钠(NaOH)
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钙{Ca(OH)2}
俗称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NaOH是______色固体,_______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会__________,因此可做干燥剂。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Ca(OH)2是______色粉末状固体,_______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Ca(OH)2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化学性质
(碱的通性)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可溶性碱)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__________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_____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CO2 + NaOH = CO2 + Ca(OH)2 =
SO2 + NaOH = SO2 + Ca(OH)2 =
3.与酸发生__________反应(也是中和反应)
NaOH+ HCl= NaOH + H2SO4 =
Ca(OH)2 + HCl= Ca(OH)2 + H2SO4 =
4.与盐溶液发生__________反应
FeCl3+ NaOH = FeCl3+ Ca(OH)2 =
CuCl2+ NaOH = CuCl2+ Ca(OH)2 =
MgCl2+ NaOH = MgCl2+ Ca(OH)2=
用途造纸、印染、炼油、制造化学纤维、生产橡胶生产农药、漂白剂、土木建筑、土壤改良
工业制法 Na2CO3 + Ca(OH)2 = ________+_________ CaCO3 =_____+_____ CaO + H2O = ______
?
温馨提示:
1、NaOH溶液、Ca(OH)2溶液中因阳离子不同,其性质也有所不同。如: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NaOH溶液不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
2、空气中含有CO2,因此NaOH、Ca(OH)2等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易形成碳酸盐而变质。
3、生活中氨水、牙膏、肥皂水、洗衣粉水等都是碱性物质。
4、碱溶液具有通性的原因:碱溶液中都有 离子。
5、不溶性碱不能使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也不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6、碱的通性中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可用于检验OH-的存在,常用的方法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Cu2+产生蓝色沉淀,与Fe3+产生红褐色沉淀。
【变式训练】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氢气中少量的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提纯久置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
D 分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物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掉二氧化碳分离出一氧化碳,再向该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二氧化碳
1、(2分)(2013•济宁)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2、(6分)(2013•莱芜)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1)甲+HCl→NaCl+H2O,甲物质可以是 、 (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C: ;
C→A: 。
堂堂清测试
1、(3分)(2013•聊城)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2、(1分)(2013•青岛)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3、(2分)(2013•日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4、(2013.潍坊市)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鉴别棉线和羊毛线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10分)(2013•威海)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探秘氢氧化钠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证明,这份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变质.请你从下列药品中选择合适的试剂,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药品:蒸馏水、酚酞试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
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你一份未知浓度的稀硫酸,要求通过定量实验,测定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即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请你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请你设计一个提纯该样品的实验方案,以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提纯样品应采用的试剂是 .
实验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