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初中科学教案>第一节感觉世界

第一节感觉世界

详细内容

第一节感觉世界
味觉(舌)
听觉(耳)
人的感觉 视觉(眼)
嗅觉(鼻) 冷觉 皮肤各个部位对刺激
皮肤感觉(皮肤) 热觉 的敏感程度不同(如:
触觉 热觉:手背;触觉:手
痛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 指尖)
任何感觉所形成的部位均在大脑中形成。
冷热感受器并非感受物体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皮肤散失或获取热量的速率的变化。
鼻和嗅觉
嗅觉的形成:气体分子进入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嗅神经传入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细胞大多位于鼻黏膜中)
嗅觉的特点:①嗅觉适应;②不同动物嗅觉敏感程度不同(不同动物嗅区感受气味刺激的嗅细胞不同);③随年龄的增长嗅觉减弱(嗅区感受气味刺激的嗅细胞逐渐减小);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敏感程度不同。
舌和味觉
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大约有一万个),味蕾中有许多的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味觉的形成: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再通过神经传入大脑。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各种刺激的敏感度不同。舌根对苦味敏感;舌尖对甜味敏感;舌两侧的中间对酸味敏感;舌两侧的前部对咸味敏感。
舌的基本类型:酸、甜、苦、咸。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效果。
味觉和味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食物的味道取决于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引起的综合效果。
拓展练习
1.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多种事物的刺激。舌对下列物质的刺激比较不敏感的是()
A.可乐 B.盐水 C.干馒头 D.鸡汤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活学活用题,看上去这个题目很陌生,其实我们只要联想到舌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着这一点,便可将此题做对。
2.人想要仔细地辨别空气中的气味,往往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动作,这是为什么?
分析:因为短促而频繁的吸气动作可使空气中的气味在鼻腔中旋转,反复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再通过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这样就能得出最准确的答案。
3.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这是为什么?人在感冒时,味觉的敏感度也会减弱,又是什么原因?
分析:感冒时,鼻腔堵塞,鼻腔内的粘膜覆盖在嗅细胞上,使带气味的物质很难刺激嗅细胞。人在感冒时,虽味觉不受影响,但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而食物的美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所以味觉的敏感度也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