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长是什么那么烦恼便是什么
详细内容
篇一:《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书写(共10分)
1.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与运用(22分)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骊歌(lì)书塾(shú)嫉(jí)妒木屐(jī)
B.菜畦(qí)掸(dăn)子簪(zān)子讪(xiān)笑
C.蝉蜕(tuì)花圃(pŭ)瞬(shùn)息攒成(zăn)
D.盔(kuī)甲翅(zhì)膀沼(zhăo)泽芦苇(wĕi)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相宜鉴赏人迹罕至性子很燥
B.确凿讪笑荒草萋萋接连不断
C.丑陋蟋蟀依恋之情来势凶凶
D.嫉妒篱笆人生鼎沸方正博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3分)
A.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青阳市政府作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
B.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C.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6.默写(10分)
(1)《山中杂诗》中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对待?请用普希金的诗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8分)
(一)古诗阅读(4)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
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阅读下文,回答10——11题。(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即书诗四句()(2)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4)泯然众人矣()
1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余闻之也久
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
A.借旁近与之忽啼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或以钱币乞之..
C.
D.邑人奇之.{如果成长是什么那么烦恼便是什么}.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题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2分)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根据文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2分)
16.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五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
17.文段中有许多动词用得精炼传神,选其中一例作简要赏析。(3分)
18.这段文字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
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括号的词的意思
(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我的(长大)----------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
3、在叙述中,想详写了哪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
4、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
5、“我”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
6、简要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
------------------------------------------------------
7、仿照“长大,意味着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说的这个仿句的理解仿句:-------------------------------------------
句意理解:---------------------------------------
1①进入中学,成为大人。②能够承担责任
2本文叙述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对“长大”的不同理解的一些相关的事情。
3详写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
4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的道德良知,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
5(事例)①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和教育“我”。②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望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说明):引导“我”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
6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7仿句长大意味着独立。
句意理解以前在生活上,我总是一味地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忙拿主意;而现在,我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遇事能够独立思考,生活能力明显增强了,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了。我认为,独立让我真正长大了。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__^*)嘻嘻o(∩_∩)o哈哈
四、作文(50分)
23.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至少600字(2)书写认真、规范(3)抒发真情实感。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二、积累与运用
2.A3.B4.A5.C【解析】A.语序不当,语序应为“生产、销售、使用”;B.应使用双重否定:“非„„不可”;D.“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6.(1)向往、困惑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不懈努力
(2)莫顿亨特冒险脱险要战胜困难,必须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并一直走下去
(3)《学记》、《礼记》、教学相长。
(4)宗璞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1):<<小小少年>><<最近比较烦>>等(2分)
(2)示例::①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②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2分)
(3)换位思考的方法,比如站在父母、老师、朋友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就能够互相理解,糟糕的心情也会随之减轻。还可以通过宣泄情感法解除烦恼。如大哭、跑步、找伙伴倾诉„„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糟糕的心情。如听音乐、看电视、读笑话、出去散步„„
二、阅读理解(45分){如果成长是什么那么烦恼便是什么}.
(一)8.山区行路、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意思对即可)
9、是的。“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F所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意思对即可)
(二)10、即使、因此、困惑、味美
11.(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
12.D
13.只有学习,才会知道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没有止境,所以,越学视野越开阔,越学越感到自己知识不足。
1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三)15、从内容上,作者用同感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香气的特点;
从结构上,承上启下,由“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引出下文
16、①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相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②用十多年前的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形成类比(以华喻人)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③为后文做铺垫。
17、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繁花似锦,说明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
18、内容上:写我被紫藤萝花的生命力所感染,受到鼓舞。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振作起来。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四)
16.(4分)(1)(2分)这句话运用了“腾”这个拟声词(这句话运用了“蹿”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
(2)(2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快递员怒气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时的样子,体现了他急躁和粗暴。
17.(4分)示例:我怎么老是和别人吵架呢?这位长辈对我这么关心,我刚才却对他那么无礼,往后我可不能再把自己焦躁和烦恼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
篇二:《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烦恼
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也被我贪婪的嘴给霸占了,眼的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可记忆却已不再朦胧。
作业之多难为了嬉戏之少,老师之严肃阻抑了欢笑之渺,压力之沉重,造就了在梦幻中的我们成长的烦恼。打开厚重的回忆之书,那思绪点点,也许是不倦回眸的一些往事。
初来乍到,一个脆弱的我,被敌人瞄准了弱点猛开了一炮,那个不堪一击的我,在血场上牺牲了,可一个睡里挑灯看卷,梦回铃响背诗的我又一次站了起来。那段岁月,正在黑暗中迷茫的我,学习之余,有时我也找一席尚未枯黄的草地,有时也会是书桌前、窗台边,看伫立在远处的一排排树正在拼搏,为的只是能发出最后的一丝艳绿。那些是什么树?我无从得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它们是树,就足够了。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我的眼睛重新回到树的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转而投身于繁忙的学习之中。
似乎茶的清香已弥漫了世界,我的心情也随之沸腾起来。
我的拼搏,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似乎是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盛夏的光彩。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这山重水复的转弯处时,有谁要是放松下来,等待你的便是沼泽千里,棘丛万丈。反之,若要是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青山绿水了。莫非你还真要让烦恼化作青烟一缕,缠绕你的灵魂,让你烦闷,让你苦恼吗?
若成长是一篇着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这些微小的东西似乎是似曾相识,似乎是一直打扰着我们,在成长的大自然中,过去那似微风抚面般的学习,现已被暴风雨般的学习和压力的进攻吹散在记忆的深处了。{如果成长是什么那么烦恼便是什么}.
双手已经感觉不到茶的温度了,弥漫在屋子里的清雾也悄然消失。更加用心地品味那苦中有乐的水,去品味成长的烦恼,烦着烦着,时光也走着走着,经历也多着多着,再一次去品味那茶,那苦涩似乎已随着温度、随着用心灵丈量的时间而荡然无存了。
篇三:《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练习答案》参考答案:
1、烦恼来自要求,快乐源于施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