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一年级数学教案>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新北师大版)

2013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新北师大版)

详细内容

201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总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食物的顺序,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一)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Xk b 1.
学生口答。
二、回顾与交流。
师:
1.你认识了哪些数?能按顺序数一数吗?
学生同桌互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2这个数?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除了书本中的表示方法,还可以用图形表示等。
3.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一说。
请学生举手回答,让学生明确比较数的方法。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   75-6=□9    74-20=□4
54+9=□3   37-8=□9    35+30=□5
三、数的运算。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2.把你经常出错的题目写下来,说一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进位与退位,有没有进位和有没有退位。
3.“50-18”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举例说说。
先让学生互说,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说生活题目。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
(4)23+30﹥53       (   )
5.智慧果。
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板书设计:
总复习(1) 回顾与交流
数的大小与比较
数的表示方法
数的计算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总复习(二)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 45+7 69-50 97-6
30+65 9+36 53-8 84+7
91+5 24-9 8+37 96-80
二、填一填,连一连。
1.按规律填数。
书本86页第1题。
2.看一看,填一填。
说明:一个两位数,包括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3.连一连。
书本第86页第3题。
三、 用竖式计算:
58 94 85 98
+ 37 - 35 +15 -89
——— ——— ——— ———
95 59 100 9
84 46 66 64
-59 +27 -48 +28
———— ———— ————
25 73 18 92
四、 在○里填上﹦﹥或﹤
34+29 ○29+34 53-36○54-36
49-37○49-36 67+38○67+34
五、情景题。
河里有一群鸭,小鸭有27只,大鸭比小鸭少15只,大鸭有多少只?
板书设计:
总复习(2)
河里有一群鸭,小鸭有27只,大鸭比小鸭少15只,大鸭有多少只?
分析: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总复习(三)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所学知识的生活运用。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书本第88页和第99页的内容。
9.少年宫组织两队同学参加夏令营,每队有3位老师,每辆车可坐50名乘客。
第一队:47名学生
第二队:43名学生
问:需要几辆车?还有几个空座位?
第一步:先让学生求出每队的总人数,看一看能不能坐下。
第二步:分析空余的座位。
10.条件:
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鹅有18只。
问:你可以提怎样的问题呢?请学生同桌互说,举手自由回答。
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计算。
11.运木头
一共有90根木头,一次运了34根,一次运了38根。
说明:问学生,你能提怎样的问题?
(1)一共运了多少根?
(2)还剩下多少根?
12.明信片
小白兔明信片:23张;熊猫明信片:38张;小鹿明信片:?张。合计92张。
(1)小白兔明信片和熊猫明信片一共有多少张?
(2)小鹿明信片有多少张?
(3)请试着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3.套圈游戏。
小兵:我得了42分。
笑笑:我得了60分。
小丽:我得了第二名。
(小象:28 小鹿:12 熊猫:30 企鹅;32)
(1)他们各套中哪两个?
(2)小丽可能套中哪两个?
14.跳绳比赛。
跳绳成绩记录表

姓名刘平张晓李月王立
成绩76下95下83下100下
名次
(1)把他们的名词排出来,填在表中。
(2)最多的跳 下,最少的跳 下,相差 下。
(3)第二名比第三名多条 下。
(4)第四名再跳 下,就和第三名同样多。
(5)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板书设计:
总复习(3)
.套圈游戏。
小兵:我得了42分。
笑笑:我得了60分。
小丽:我得了第二名。
(小象:28 小鹿:12 熊猫:30 企鹅;32)
(1)他们各套中哪两个?
(2)小丽可能套中哪两个?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总复习(四)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2.通过引导与交流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能独立地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进而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
教学难点: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口算
65-12=27+11=61+29=92-42=
12+80= 33+57=75-20=35-11=
28+52=96-16= 38+22=47-11=
36+54=70-25=35-14= 40+30=
81+15=69-50=84-14=96-80=
二、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56的个位上是(),十位上是()。
2.100里面有()个十,100里面有()个一;7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在()填上“<”、“>”或“=”。
54+38()38+5443-26()42-26
69-47()69-46
三、看图提出“三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兔比马多8只 马有45只 鱼比兔少3只
你的数学问题:
① ;列式: ;
② ;列式: ;
③ ;列式: ;
四、想一想,连一连。

五、应用题。
1.一年级有98个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只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车?
2.一年级有56人参加游园比赛。在第一轮比赛中,有28人走了,又来了37人参加第二轮比赛。现在有多少人参加游园比赛?
3.一双球鞋的价格是72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比一双球鞋的价格便宜了48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是多少元?
4.三个同学跳绳。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数
小红25下28下30下
小花21下26下95下
小明24下29下
(1)小红三次一共跳了多少下?列式:
(2)小花第三次跳了多少下?列式:
(3)如小明是第二名,小明三次总数可能是多少下?
(4)如果小明是第二名,小明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板书设计:
总复习(4)
.一年级有98个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只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车?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总复习(五)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复习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学过的图形都是什么样子的?
二、 有趣的图形。
1.找一找(机器人,汽车,书本90页第1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不同的图形做个标记。
2.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连一连。(书本第85页第4题)
小男孩看到小狗的背面,小女孩看到小狗的侧面。
3.下面每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书本90页第2题)
判断:谁坐在小熊的正面?
4.用附页图4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
(1)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
(3)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学生独立折一折,请学生上台演示折法。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总复习(5)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