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梦了:关于创业公司股份的真相(一)
详细内容
经常和同学讨论该加入小公司还是大公司的问题。每一次比较理想主义的这一派的观点都是:“创业公司虽然挣得少干得多,不过有股份,还是挺好的。”我对这个观点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关于所谓的股份这一节。最近调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又听了听各方观点。得到的答案让我比较吃惊 ――事实上,小公司的股份基本上是忽悠人的。话虽尖刻,但咱只要自己好好算算。恐怕也能得出差不多的答案。
比如说你去加入一家已经融资了500万美元的公司,去做营销主管,或者产品经理一类的中级职位。一句话,你想通过这个公司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普遍没有印象,总对投入创业公司这种一夜暴富抱有幻想,那是因为咱们对创业公司“小能有多小”、“大能有多大”的概念太不清楚。
但事实上,我们只要简单算一下就知道。以我们上边说的这种情况为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成员持有的股份大概在0.25%左右,然后再比如说这家公司B轮融了500万美元。按照一般的VC估值来算,大概这500万美元会出让33%的股份,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估值大概是1500万美元左右。再比如说,这家公司没有再融资,以一个市价被卖掉。这个市价大概是5000万美元左右吧。所以你的股份到头来值多少钱呢?5000 × 0.25% = 12.5万。大概等于美国随便 一个白领工作一到两年的工资,假如你做工程师或者从事投行业的话,这个基本上不到一年的工资。
就这样――是不是看完之后有一种觉得上当了的感觉?发现“原来创业公司不过如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儿说的收购价是5000万美元估值。这是什么概念?美国一整年这样的收购大概有200笔;全世界最成功的孵化器YC的公司平均估值是4500万(还不提这是被Dropbox和Airbnb严重拉高的,真实的其他公司离这差得远了 ――这说的还是YC的公司)。
也就是说:你得幸运到、或者是眼光好到能加入到这每年只有200个这样的公司之中(先不说有多少成千上万的公司在有投资前就死了),作为起码是第 30个以内的员工,以某种主管的职位加入(如果你能这三个条件都满足的话,那我觉得你基本上也是1%那最幸运的人了)。最后,当你的公司成功的被某大公司收购,你大概可以赚到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美元……别说在硅谷买别墅了,在北京买房也买不了。
所以说,要真的想通过创业公司赚大钱,要不你是co-founder之一,要不你是作为高管加入。假如你就是一个一般的中层管理人员,然后还想通过创业公司发大财呢?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大家经常提到、或者说幻想,的论点,即“万一这个公司是Facebook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