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详细内容
篇一:《某某生平简介》
***同志生平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同志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沉痛悼念***同志奋斗的一生,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9日(农历2011年7月10日)中午12时去世,享年79岁。
***同志于1933年8月1日生,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至1949年6月,在普宁南阳山副官处工作,任勤务员;1949年6月至1950年11月,在普宁县九团供管科工作,先后任事务长、缝衣所保管;1950年11月至1952年2月,参加南阳山老六区土改队,任总务长;1952年2月至1953年4月,在普宁县农村经济调查队工作,任副组长;1953年4月至1957年9月,在梅林十二区公所(梅林大乡)工作,先后任统计、生产助理;1957年9月至1963年6月,在南阳山公社计委会工作,先后任中心统计、主办;1963年6月至1968年9月,在梅林公社工作,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1968年9月至1971年10月,先后参加普宁县毛泽东同志宣传大队(驻大坪)、“五七”干校;1971年10月
至1984年11月,在船埔公社工作,先后任生产助理、党委(革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宣传委员;1984年11月至1993年9月,在普宁县(市)人大办工作,任干事(副科级);1993年9月,在普宁市人大办光荣离休。
在***同志因病住院期间,其家人及子女,竭尽全力悉心关照,精心护理,尽力求医,多方邀请专家诊治;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也多次过问、办公室同志时常关照探视,总是盼望他能早日康复、健康长寿,怎奈药石无效,回天无力。
***同志的一生,是勤勤恳恳的一生,任劳任怨的一生,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是一心一意工作,毫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重视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研究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公道正派,襟怀坦白,清正廉洁,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同事戚友中享有较高威望、良好口碑。他对儿女从严教导,以父亲博大,宽厚的胸怀,影响着儿女们的为人,为事;更为自己,为党,为人民培养出了好儿女。
***同志在他工作的岗位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获得了很多荣誉,曾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
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名好同志,好党员,好干部。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那种为人正直,忠厚坦率的高尚品德;那种严父教子,宽大博爱的胸怀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尊敬和爱戴的老干部深感悲痛。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优良作风、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希望家属及亲朋好友化悲痛为力量,以***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向上,以慰籍***同志的在天之灵。
***同志,安息吧!
2011年8月11日
篇二:《xxx同志生平介绍》王琴玲同志生平介绍
王琴玲,女,汉族,生1939年4月,西安市叮当巷人,高小文化,1953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90年9月光荣退休,不幸于2009年5月18日下午六时四十五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2岁。
王琴玲同志,1953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山西省运城地区秦腔剧团演员,66年8月调职长安县副食公司任营业员,71年4月调入红旗商店,后又在长安综合零售商店工作,1974年调入长安百货商店直止退体。多年来,在党的经济建设中,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认真工作,乐于奉献。她为人宽厚,乐于助人,团结同志,深受广大职工的遵敬和爱戴,多次获得上级组织和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好评。
毛泽东主席说过:《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王琴玲同志,一生忠厚,勤俭勤劳,一心为公,乐于奉献。她把有限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她热爱的事业,为长安商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死是重于泰山,我都要悼念她怀念她。王琴玲同志在患病期间,她与病魔做了不懈抗争,亲属和生前好友,十分关心,多次到病床前探望和慰问。
王琴玲同志的逝世,使所有的人都为之悲痛,他的人格和道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音容笑貌永远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永远怀念她。王琴玲同志安息吧!
2009年5月20日
篇三:《××同志生平介绍》×××同志生平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汇聚在这里,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深受大家崇敬和爱戴的好前辈、好兄长×××同志的遗体做最后告别。
×××同志生前是××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休养的副团职军队离休干部。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4月5日4时18分与世长辞,享寿82岁。
×××同志是河南省××县人,1932年1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194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参加革命队伍,历任四十三师一二九团战士、云南军区昆明公安23团警通连排长、云南省军区警卫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云南省楚雄县武装部组训科科长等职。1983年10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政治部批准,改任离休,享受副团职待遇。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同志参加革命后,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展现了一名革命战士英雄无畏,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夺取胜利的英雄气概。
×××的一生是廉洁勤政、无私奉献、奋发上进的一生。×××同志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从一名普通农民成为一名领导干部后,一直保持着保卫胜利果实、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兢兢业业的为党工作,从不讲个人得失,从不沾公家便宜。在他病重,弥留
之际,单位领导看望中多次询问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单位帮助解决问题时,×××同志只字不提自己的困难,一再表示感谢组织,并要求家属不要给单位找麻烦。
×××同志的一生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凡与×××同志供过事或接触的同志都有这样一种反映,与老王同志供事不用存戒心,他总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无论是在领导岗位还是离职休息,在涉及党性原则问题上,他总是直率坦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他总是以长者的身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耐心说服教育,帮助和支持年轻人的工作。
×××同志的病逝,使我们党失去了一名好党员,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长者、好同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同志对党、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奋发拼搏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同志想完成而无完成的事业,让×××走的安心、走的放心,我们要学习×××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努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用好手中的权、管好身边的事,让×××等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世代相传,我们要学习×××同志光明磊落、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增加单位的凝聚力,带领干部职工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构建繁荣和谐的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志,你安息吧!
篇四:《生平模板格式》XXX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职务)XXX同志于年月日时分因病逝世,享年XX岁。XXX同志在患病和住院期间,家属及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多次聘请专家会诊治疗,虽经多方努力终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
XXX,男,XX市XX县人,年月出生,年月参加革命,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月至年月,先后在XX任、;
;XXX年退休。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一生。他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信党的宗旨和共产主义信念,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对党忠心耿耿。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尽心尽责,勤奋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倾注了一生心血。XXX同志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人为善,
廉洁勤政,密切联系群众。退休后,继续保持和发扬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品质,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我市的改革和发展,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严格教育、要求子女,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党员、老干部高度的政治责任心。
XXX同志的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我们深切悼念XXX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学习他优秀的思想品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为促进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XXX同志安息吧!
年月日
篇五:《xxx同志生平简介》xxx同志生平简介{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局退休干部xxx同志。
xxx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x月x日零时x分不幸去世,享年xx岁。
xxx同志19xx年x月出生于xxx的一个贫寒家庭,19xx年1月便参加了革命工作,19xx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xx年1月至19xx年在xx市xxx管理处xxxx所工作,任xx员、团支部书记,19xx年至19xx年6月在市xxx管理局城北所做内勤工作,19xx年1月至19xx年11月在市xxx管理处城西所任所长兼支部书记,19xx年11月至19xx年2月在市xx管理处直管所任所长,……,19xx年x月退休。
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xxx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有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终身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服从党的安排,遵守组织纪律,在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xx管理事业。无论是在最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领导干部,都注重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研究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注重党性修养,不计较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讲奉献,不图索取,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认真负责,求真务实。她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始终保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她坚持真理,公道正派,襟怀坦荡,清正廉洁,生活朴素,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热爱集体,办事公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工作中,她深入细致,经常带领干部职工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组织人员xxx,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退休后,xxx同志依然关心、支持xxx事业,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
xxx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她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她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同志。她的高尚品德、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xxx同志安息吧。
篇六:《-----追悼会(生平简介)》***同志追悼会生平介绍{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各位亲友、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悼念***同志。***同志因病不幸于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三时零五分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他的与世长辞,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失去了一位深受大家爱戴的好长辈,也是孩子们失去了和蔼可亲的好父亲。{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同志于****年二月初七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一九六三年三月至一九六六年三月在人民解放军七九八八部队任中士、电工(期间三次立功受奖,连年被授予“五好战士”荣誉称号),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七年部队转业在农三师二修厂、二牧场工作(任电工),一九七七年调至********工作(任电工),于一九九六年十月光荣退休。
***同志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无论是在部队岗位,还是转业工作到地方,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认真执行部队条例、厂纪厂规,严格坚守原则、遵纪守法。他牢固树立以厂为家,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受到领导和同事们好评,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大公无私、热爱工作、团结同志、作风正派、诚实待人。
***同志为人忠厚耿直、襟怀坦荡;生活俭朴、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教育从严,要求严格。
***同志的辞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耿直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同志安息吧!
我们永远怀念您!
篇七:《陶行知生平简介》汕职院自然科学系陶研会第七届
理事会成员
会长:郭素绿
副会长:郑灿彬
秘书长:
副秘书长:
学术部部长:{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文娱部部长:
宣传部部长:
组织部部长:谢锦旋张跃跃黄丽晓姚欣琼贝琼华陈日兵何庆霖陈俞敏苏婉仪陈晓锋李佳骏吴燕红
张木标
2011年9月21日自然科学系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自然科学系第七届陶研会理事会
陶行知先生生平简介
一、陶行知资料
陶行知,原名文浚,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人,生于1891年10月18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大众诗人、革命战士。
1914年,陶行知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典礼上,宣读了毕业论文《共和精义》,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同年8月,赴美留学于加州伊利偌大学攻读市政学,期间曾任学生会干事。次年获政治硕士学位,并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读教育科学,师事杜威、孟禄等名家。1918年在南京高师校务会议上提出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1919年2月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中,他提出反对“沿袭陈法,仪型他国”,林伯渠曾赞他是“反洋化教育”、“反传统教育”的旗手。1920年12月他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促进会。由于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故用名“行知”。1921年10月29日,陶行知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务长、教授孟禄博士(他美国时的老师)到广州进行科学教育性实际调查情况,他当翻译。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来祖国南大门广州市;同年12月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他任主任干事。1923年6月他和黄炎培等人组建了南京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课本。早在20年代,陶行知就认识到普及教育的重点应当在农村。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庆师范。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在上海大夏大学发表了《创造的教育》演说,1932年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了乡村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是为了抗日和建国,其校歌是《凤凰山歌》。在40年代,他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年”、“创造月”活动。1946年初,陶行知与李公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该校的宗旨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溘然长辞,毛泽东亲自为他写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在给党中央的信中说,“陶行知是一直跟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称他是“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天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普及教育三编》等。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我们学习陶行知什么呢?陶行知为我们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有三:一是伟大的学说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我们重点介绍他的学说和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创造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师范教育思想、终身教育{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思想,都是植根于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论,“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
(一)生活即教育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有一句很有概括性的话,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即教育的含义上说,有三点:一是生活有对人的教育作用,二是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化,三是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从生活即教育的效能上说:一方面“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只要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过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另一方面,“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只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才能发出力量而成真正教育。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1、生活决定教育;2、教育改造生活。教育改造生活,要从培养人开始;教育改造生活是改造自然,实现富国理想;教育界改造生活最重要的是改造社会生活。
(二)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求“以社会为学校”,用陶行知的话说就是“把整个社会或乡村当作学校。”
从社会即学校的含义上说,有五点:
1、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
2、学校不得关起门来办学,必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个人生平简介格式}.
3、运用社会力量,由群众办自己所需要的学校;
4、从培养目标说是培养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的具有“生活力”和“创造力”能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普通劳动者;
5、从教育内容说,他要以社会为课堂,使学校的教育内容更丰富。
(三)教学做合一
1、“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是在批判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2、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
3、“教学做合一”实质是:
(1)、“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免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2)、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3)、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