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摩洛哥有什么注意事项?
详细内容
篇一:《摩洛哥商务礼仪习俗》
摩洛哥的礼仪与禁忌
一、国名渊源
摩洛哥王国简称“摩洛哥”。关于摩洛哥国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有说西亚腓尼基人航海到达此地,被迷人的风光和景色所吸引,便赞此地为“摩洛哥”,意为“休养胜地”。又有说,“摩洛哥”源于阿拉伯语“马格里布”的转音,为“西方之岛”、“日落之乡”之意。还有人认为,“摩洛哥”是“马拉喀什”的音译。“马拉喀什”古称“马拉古什”,直译为“被装饰起来的”、“红色的”。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
二、地理位置
摩洛哥们于非洲西北端。东、东南界阿尔及利亚,南邻西撒哈拉,西滨大西洋,北隔南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入地中海的门户。
三、主要概况
摩洛哥全国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1988年)。主要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口占近20%。摩洛哥全国划分为32个省、2个直辖市,省下设县、镇、村;市下设区。首都拉巴特。货币为“迪拉姆”。以阿拉伯语为国语,全国通用法语。
四、社交习俗
摩洛哥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摩洛哥国地域广,好与外界搞交往;经济发展较为快,西方渗透有影响;国民多为穆斯林,宗教传统重信仰;绿色吉祥受宠爱,寓意美好都向往;白色忌讳受厌弃,寓意贫穷和懊丧。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摩洛哥受西方社会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表现出欧洲风格与阿拉伯情调的交织。摩洛哥人与客人约会总乐于迟到,认为这是一种社交风度。他们把茶视为迎宾待客的佳品。若给你敬上一杯薄荷绿茶,那是表示对你尊敬的传统礼节。他们喜爱绿色,视绿色为春天和美好的象征。他们对“3”、“5”、“7”、“40”较为喜欢,认为这些数字都带有积极意义。
摩洛哥人喜欢绿色和红色,并且以红色作为他们国旗的主色。在这个面积
45.873万平方公里,人口2569.8万的国家里,阿拉伯人占了60%,其余为柏柏尔人。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占99.4%。以阿拉伯语官方语言,另外通用法语。摩洛哥是非洲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人民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坚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服饰礼仪:在摩洛哥,城市和乡村的服饰有明显区别。城里女子多穿白色,灰色长袍。男妇常全身披裹白色或黑色的斗篷。摩洛哥人多用宽大的盖头布作头饰,需要时可以遮脸。在摩洛哥,人们穿着什么样颜色的服装,便可表示他们的身份和职业。
仪态礼仪: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礼物时,只用右手而不能用左手,去摩洛哥的阿拉伯人家作客,如果客人见到主人的妻子,可以表示问候,但不可过份亲热,
更不要主动去握手。在体态语言中,如果伸出中指再弯回来,表示有暧昧关系,是轻浮的表现。
相见礼仪:摩洛哥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用拥抱礼,而握手礼也日益普及。
摩洛哥女子与客人相见时,往往施屈膝礼。他们视茶为迎宾待客的佳品。餐饮礼仪:摩洛哥人喜欢吃羊肉,每逢传统的献羊节,家家户户都要设羊宴以示庆贺。自从茶叶传入北非,摩洛哥人就普遍开始饮用。中国的绿茶在摩洛
哥享有盛誉,在当地的街头巷尾,茶叶店比比皆是。商务礼仪:和摩洛哥人谈生意,对他们约会时迟到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在其迟到后不能有责怪的表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社交风度。在商业会谈开始前,最好送上你的名片,名片宜用英文,法文印制。
五、礼节礼仪
摩洛哥人与客人相见和告别时,一般都惯施拥抱礼,握手礼也较为普及。摩洛哥女人与宾客见面时往往施屈膝礼。一般礼仪:在进入摩洛哥人家里前,你应主动提出脱鞋,在进入清真寺时则秘须脱鞋。称谓与问候:握手是习惯,不过朋友之间通常以亲吻相迎。约会与准
时:事先约会是可取的,虽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时间。款待与馈赠:摩洛哥商人会邀请你去他们家中作客,大摆筵席,持续吃上好几个小时,但你很少会见到他们的妻子。
最好不要对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赞美,他可能会感到按社交惯例不得不把它奉赠给你。
六、信仰忌讳
摩洛哥全国绝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人信奉摩洛哥和犹太教。摩洛哥人受宗教的约束,一般都不饮酒;也很少有人吸烟;进屋有脱鞋之俗,未经主人许可,不脱鞋是不是进入其宅屋的;进清真寺必须脱鞋。他们宴请宾客前后要上茶三次,以示礼貌。客人到这里则应“入乡随俗”,否则,便会被认为不礼貌。他们对“13”有反感,认为“13”是个消极的数字。他们忌讳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着贫穷,白色衣服最令人厌弃。摩洛哥的妇女只能偷偷地吃鸡蛋。如果当着丈夫的面吃鸡蛋,会被认为干了一件败坏风俗的丑事而遭到谴责。摩洛哥人禁食猪肉,也忌讳使用猪制品。他们一般不爱吃红烩和带汁的菜肴。
七、饮食习惯
摩洛哥人喜欢吃用小麦粉加上清水、橄榄油、肉汤、牛羊肉、蔬菜等做成的家乡风味“古斯古斯”和鲜美郁的“烤全羊”、“烤鱼”、“烤虾”等,这些也都是他们迎待客的佳肴。他们习惯用盐腌渍橄榄果,认为腌渍出来的橄榄果别有风味。他们酷爱饮茶,一般他们都喜欢在绿茶中加些白糖和新鲜的薄荷叶,每天要饮4至5次,每次的饮量还都挺大。他们对中国菜肴很喜欢;他们除在公共场合有时使用刀叉为餐具外,一般都习惯于用手抓饭吃。摩洛哥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的香、脆,注重菜肴的丰盛。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以面食为主,喜食摩洛哥式面包。
④副食:喜欢牛肉、羊肉、鱼、虾等;蔬菜喜欢黄瓜、西红柿、洋葱、土豆等;调料爱用橄榄油等。
⑤制法:对烤、煎、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鲁菜、川菜、粤菜。
⑦菜谱:很欣赏冷拼盘、番茄牛肉、烤鸭、烤羊肉串、煎牛肉扒、炒里脊丁、糖醋鱼、炒什锦、香酥鸡、烤全关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不饮酒,喜喝酸牛奶、咖啡、桔子汁等,尤为爱喝茶,最爱喝中国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建瓯水仙”、“碧螺春”等。⑨果品:爱吃西瓜、香蕉、桃等水果;干果爱吃花生米等。篇二:澳大利亚商务礼仪与习俗概况
澳大利亚商务礼仪与习俗概况
摘要:
澳大利亚,一个令世界各地的人无限向往的国家,为何她能如此吸引我们呢?那在去这个美丽的国家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国家。
一、基本概况
国旗:澳大利亚国旗是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一颗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两个联邦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虽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该国处于南半球。这是1903年从三万多个作品中选出来的。国徽: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图案分别代表联邦各州;白底上红色圣乔治十字和金狮代表新南威尔士州;蓝底白星和金冠代表维多利亚州;白底马耳他十字和王冠代表昆士兰州;黄底黑、白两色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黄底黑天鹅代表西澳大利亚州;白底红狮代表塔
斯马尼亚州。国徽上方是一个蓝、白相间的花环和一颗七角星;澳大利亚国徽左边是一只袋鼠,右边是一只鸸鹋,这两种动物均为澳大利亚所特有,中间是一个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分别象征这个国家的六个州。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狮子、四颗星),代表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马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象征英联邦国家的七角星。国徽底部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澳大利亚”。一丛丛黄、绿两色的金合欢(澳大利亚的国花)含苞怒放,花团锦簇,展示了南半球四季常青的迷人景象。国歌:《澳大利亚,前进》(advanceaustraliafair)
国花:金合欢(goldenwattle,拉丁语学名:acaciapyantha)
有些以讹传讹的资料说,澳大利亚的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透过其官方网站声明,澳大利亚至今(2012年)并无任何官方认可的国树、国鸟或国兽。澳大利亚政府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欢为国花,至今为止并没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动物或鸟类。
二、澳大利亚礼仪与禁忌
澳大利亚人十分注重礼节,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讲究。
(1)、社交礼仪
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著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著人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带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节日时,他们还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澳大利亚人第一次见面时习惯于互相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熟悉之后就直呼其名并且喜欢紧紧地握手并以名字相称。男人往往把他们的朋友亲密地唤作mate(伙计)。这里的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亚人习惯拥有较大的个人空间。例如在使用银行自动提款机的人,在他后面的人应保持几尺的距离。推推碰碰别人是极不礼貌的举动。一般人都习惯于在购物付款、银行存款和等车时排队。即使没有一条正式的人龙,也要遵守先到先得的规则,因此轮候服务时一定要有耐心。澳大利亚人最不喜欢别人插队。拉开门,让你后面的人通过,会受人赞赏。你也许会觉得澳大利亚的生活节奏更为缓慢。但澳大利亚人认为最好的服务是友善而非快捷,办事多花点时间又有何妨。
除禁止在餐馆吸烟的城市外,多数澳大利亚餐馆分吸烟区及非吸烟区。餐馆收百分之七的货品及服务税。帐单不加服务费,若服务好,通常给百分之十五的服务费。如果几个人一同外出吃饭,通常是各自支付自己那一份。如果你不敢肯定,可以在结帐之后问一声。如果想去极隆重或极受欢迎的餐厅用膳,最好事前致电订位。除非在高级餐厅,一般人都会叫服务生将剩余的食物放在盒子里带回。
如果有人邀请你晚上到他家里作各或吃晚饭,一般做法是带一件不太昂贵的礼物,例如鲜花、巧克力或一瓶餐酒。问清楚男主人或女主人应什么时间到达,并问明穿着要求是正式还是随意。若是聚餐,可问明应不应带点自制的食品。女主人照例带头开始用餐。先让客人取用主菜,然后自己才用。多数澳大利亚人都率直,如果不喜欢吃某样东西,只需说“不,谢谢你”。如果你喜欢吃传给你的东西,就接下来,说`谢谢`即可。临近终结时,主人或女主人如有疲倦的迹象,则意味着该是告辞的时候了。宴会之后数天,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张简短的致谢函,会令主人感到欣慰。礼尚往来,如果礼仪周到,应该在几个星期之后回请一次。
澳大利亚人特别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认为礼尚往来应彼此尊重,互不歧视。平时,人们喜欢交际,乐意跟陌生人攀谈,并常面带笑容,给人以亲切友好之感。澳大利亚到处人情味特别浓,人们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就连向来以高度自由、随便著称的美国人也认为该国是他们身居国外行动上最感到轻松自由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崇尚礼节的国度,生活中人人注重礼貌,文明用语总是不绝于耳,谈话时总习惯于轻声细语,很少大声喧哗,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在澳大利亚,到处都盛行“女士优先”的良好社会风气,女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澳大利亚人特别喜欢赞美女士的长相、才气、文雅举止等各方面,认为这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平时,澳大利亚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礼貌习惯。即他们乘坐出租汽车时,总习惯与司机并排而坐,即使是夫妇同时乘车,通常也要由丈夫与司机坐在前座,妻子则独自坐在后座。他们认为这样才是对司机的尊重,否则会被认为失礼。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一些生活礼俗十分特别。例如,马斯格雷夫山地人习惯以锣声迎送客人。凡有客人来访,他们即敲锣以示迎接,若是来客不受欢迎,他们也以锣声逐客,有些地方的土著居民则有嚼骨告别的礼俗。亲友告别时,总要使劲地咬嚼一根骨头,并使之发出“格格”的声
音,以示互道珍重,盼望早日重逢。
(2)、商务礼仪
到澳大利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
业务约会一定要准时,在澳大利亚,人们时间观念特别强,历来十分重视办事效率,对约会讲究信义,有准时赴约的良好习惯。社交约会最迟勿超过半小时,如果你不得已而迟到,最好先打电话通知对方,并告诉他你将会到达的时间,对方会欣赏你的做法。一般而言,多数澳大利亚人办事沉着冷静,计划性强,特别是澳籍英国移民后裔,干什么事都喜欢正正规规,从不马虎从事。平时,他们把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严格分开,界限分明,认为工作是在办公室里干的事情,下班后应该全部忘掉,因此,他们通常不喜欢在餐桌上谈论公事,惟恐因此而倒了胃口。澳籍美国移民后裔则恰恰相反,他们特别喜欢边吃边谈,内容包括生意在内的一切公事,而且常常谈得很带劲,他们的许多生意就是在餐桌上谈成的。如果请吃饭,要问清楚对方有没有不吃的东西,很多澳洲人对某种事物过敏,尽量注意,对方会认为是一种礼貌。尽量谈轻松的话题,如当地的天气,风俗等。
在澳大利亚经商或从事类似的工作,携带名片是很重要的。名片是向对方提供其身份的证明,收到名片的人通常会将它保存起来作为你的地位的记录,并知道如何与你进行联系。国人的名片应当用中文和英文或中文和拼音文字印上其姓名;在公司中的职务和公司名称、电话、电传和电报挂号等。
澳大利亚人有个绝对无法通融的习惯:那就是每周日上午,一定到教堂(教堂数以千计)听道。澳大利亚人自古至今,一直严守“周日做礼拜”的习惯。一般欧美人士,周日一清早就去打高尔夫球,有时候,还利用打球的时候,大谈生意。亿万元的合约,往往在场上就“一言为定”了。可是你想在澳洲人身上来这一招,保证不管用。因此,要避免在周日上午约他们出来打球。
(3)、禁忌
在澳大利亚,即使是很友好地向人眨眼(尤其是妇女),也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他们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祥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因为这预示着厄运将要临头。因此出口澳大利亚的商品须注意避免使用诸如兔子等不受当地人欢迎的动物图案做商标,以免招致人们的冷落。前往澳大利亚开展商务活动,最好选择在3月至11月间进行,其他时间多为节假日,应避免前往。
在数目方面,受基督教的影响,澳大利亚人对于“13”与“星期五”普遍反感至极。他们对“13”数很讨厌。认为“13”会给人们带动不幸和灾难。他们忌讳“自谦”的客套语言。认为这是虚伪和无能或看不起人的表现。
(4)、饮食习惯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习惯以吃英式西菜及面食为主,其口味喜清淡,不喜太咸,爱甜酸味,忌食辣味菜肴,他们一般喜欢食用以煎、炸、炒、烤方式烹制的菜肴。他们在就餐时,大都喜爱将各种调味品放在餐桌上,任其自由选用调味,而且调味品要多。调味品常用番茄酱、葱、姜、胡椒粉等。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盛和量大而著称,尤其对动物蛋白的需要量。他们通常爱喝牛奶、喜食牛羊肉、精猪肉、鸡、鸭、鱼、鸡蛋、乳制品及新鲜蔬菜。传统风味有火腿、煎牛里脊、烤
鸡、番茄牛肉、糖醋鱼等。饮料方面,喜欢饮用啤酒和葡萄酒,对咖啡、红茶等饮料特别感兴趣。同时他们爱喝咖啡,吃水果。对中餐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淮扬菜、浙菜、沪菜、京菜。
三、旅游风光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1)、城市风光
1、花园之州——维多利亚(victoria,首府:墨尔本,全州人口:约500万人)维多利亚州位于新南威尔士的南部,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面积不大,约为澳大利亚的百分之三,从该州任何地方到墨尔本都不超过一日的车程。全州人口约500万人,其中三百多万人居住在首府墨尔本。
2、野花之州——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australia,首府:珀斯,全州人口:略多于200万人)西澳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整个西部地区,全州的人口仅有略多于200万人。西澳的西南部是一片长满参天大树的林区,这里土地肥沃,大部分人口居于此地。珀斯市(perth)是西澳的首府,该州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这里。珀斯气候宜人,风光美丽,被誉为“阳光之城”。
3、假日岛屿之州——塔斯马尼亚州(tasmania,首府:霍巴特,全州人口:48万多人)塔斯马尼亚州是澳大利亚所有州中最小的一个,它本身是一个岛屿,留下早期殖民时代的很多风景和建筑。霍巴特市(hobart)作为塔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第二古老的城市,始建于1804年。
4、北领地(northernterritory,首府:达尔文,全领地人口:略多于20万人)北领地以其著名的“红土中心”及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岩石艾尔斯巨石(ayersrock)而骄傲,北领地主要的工业是矿业,肉牛饲养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达尔文市是北领地的首府,位于该州的最北端,人口略多于10万人。
5、首都领地(australiancapitalterritory-act,全领地人口:略多于32万人)澳大利亚首都领地的面积为2333平方公里,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首都堪培拉,堪培拉位于悉尼和墨尔本之间,距澳大利亚阿尔卑士山不远。市政府办公大楼位于市中心,周围有绿茵和花园环绕。众多的公园和花园异彩纷呈,秋天整个城市看上去是一个金色的世界。除了蔚为壮观的澳大利亚国会、政府大楼和工商界大厦外,堪培拉还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很多与澳大利亚有外交关系的各国大使馆都坐落在堪培拉的一个使馆区,使馆区风景优美。
(2)、旅游景点
篇二:《摩洛哥》地理位置: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700多公里。
人口介绍:
摩洛哥人口总量为3322万人(2013年),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1/2以上。西撒哈拉人口4.2万,定居的有3万人,其余多为游牧民,主要是摩尔人和阿拉伯人。首都拉巴特,人口约165万。卡萨布拉卡人口563万,非斯人口178万,乌季达177万,马拉客什117万,梅克内斯100万,丹吉尔91万。
风土人情:
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礼物时,只用右手而不能用左手,去摩洛哥的阿拉伯人家作客,如果客人见到主人的妻子,可以表示问候,但不可过份亲热,更不要主动去握手。在体态语言中,如果伸出中指再弯回来,表示有暧昧关系,是轻浮的表现。
摩洛哥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用拥抱礼,而握手礼也日益普及。摩洛哥女子与客人相见时,往往施屈膝礼。他们视茶为迎宾待客的佳品。
和摩洛哥人谈生意,对他们约会时迟到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在其迟到后不能有责怪的表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社交风度。在商业会谈开始前,最好送上你的名片,名片宜用英文,法文印制。
摩洛哥人喜欢绿、红、黑色,忌白色。喜爱鸽子、骆驼、孔雀图案,而禁忌六角星、猫头鹰图案。在摩洛哥,13是消极的数字,而3、5、7和40却带有积极的含义。非伊斯兰教徒也不得进入清真寺;掉在地上的纸片不能践踏,因为那上面可能印有《古兰经》上的词句,践踏就是对真主的亵渎。
饮食文化:
摩洛哥人喜欢吃羊肉,每逢传统的献羊节,家家户户都要设羊宴以示庆贺。自从茶叶传入北非,摩洛哥人就普遍开始饮用。中国的绿茶在摩洛哥享有盛誉,在当地的街头巷尾,茶叶店比比皆是。
摩洛哥的菜肴都料理方式多以燉,煮、蒸、烤之类。有各种不同的香料,如番紅花、紅色的椒粉、胡椒、小茴香、肉桂粉等。各种不同风味的佐料,让摩洛哥的菜色多样化。摩洛哥菜整体的感觉比较清爽,煎、炸的食品不多,除了
沙律,其它的主菜大部分用焖、煮而成,而且使用很多天然花草香料,不使用味精,是很健康和天然的食品。因为摩洛哥地处北非,而且作为法国殖民地很多年,菜式的口味受了欧洲很大影响,口味不重,比较爽口。摩洛哥主食以摩洛哥面包为主,有圆形的摩洛哥面包和法式的“棍子面包”。价格便宜,政府补贴主食的,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吃饱了就不会闹事。所以,摩洛哥二战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内乱。
摩洛哥人喜欢吃牛羊肉,鸡肉和鱼。蔬菜以黄瓜、西红柿、洋葱、土豆等为主,豆类、蛋、奶油、蜂蜜等料理中的主角都是常用的材料。摩洛哥人的烹饪喜欢用橄榄,他们习惯用盐腌渍橄榄,腌渍出来的橄榄果别有风味,和牛肉,羊肉,鸡肉等肉类食品共煮,调料油常用的是橄榄油,菜肴香味袭人。摩洛哥的菜肴色香独特,味美。摩洛哥的甜点也很有名的,家家都会做小点心。品种繁多,各式各样的口味。摩洛哥人喜欢烤的食物,有“烤全羊”、“烤鱼”、“烤虾”等,这些也都是他们款待客人的佳肴。摩洛哥人款待客人注重菜肴的丰盛。
摩洛哥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最多最便宜的数“柑橘“,摩洛哥是“柑橘王国”,出口柑橘是摩洛哥外汇收入之
一。摩洛哥的柑橘分两种,一种是蜜桔,个头不大,少核,味酸甜。另一种就是类似甜橙,个大味甜。我们给这甜橙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母子橘”,因为,拨开柑橘,在一囊囊橘肉的底部还有一个“小橘子”,所以,叫母子橘”,母子橘汁多味甜。
摩洛哥是伊斯兰教,禁酒国家。以茶为主,还喜欢喝酸奶和果汁,喜欢生吃黄瓜和西红柿。在摩洛哥的饮料中最爽口的是用香蕉和酸奶制成的“奶昔”,味香醇而滑爽,口感很美。
语言介绍:
阿拉伯语为摩洛哥官方语言,通用法语。
特产:
摩洛哥有三宝,阿甘、椰枣和仙人掌阿甘是一种叫做argan植物,它的果实看起来像橄榄,但比橄榄小。阿甘树是摩洛哥特有的树种,耐干旱耐高温,多生长于摩洛哥南部,寿命大约150~200年。阿甘果实压榨出的阿甘油,是非常珍贵的油脂。阿甘油富含维生素E、omega3和omega6脂肪酸,所含的维生素E是橄榄油的两倍,亚油酸的含量也比橄榄油要丰富得多。从前,用阿甘果和阿甘油制作化妆品一直是只有柏柏尔妇女知道的秘密。阿甘油做为美容产品可以用来按摩脸部,指甲,头发和身体。据说,由于维生素E和皂甙(可软化皮肤)的高含量,阿甘油抗皱功效非常显著。很多去摩洛哥的欧洲人,都会到老城区的摩洛哥人店铺去寻找这种‘神油’作为纪念品和礼物,送给亲朋友有,或自己留用。
椰枣:在摩洛哥,椰枣树比阿甘树更常见,更平民。花园里,街道旁,院子里,到处可见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椰枣树。据说每年的11月,椰枣成熟的季节,摩洛哥几乎举国都是打枣的热闹场面
服装介绍:
在摩洛哥,城市和乡村的服饰有明显区别。城里女子多穿白色,灰色长袍。男妇常全身披裹白色或黑色的斗篷。摩洛哥人多用宽大的盖头布作头饰,需要时可以遮脸。在摩洛哥,人们穿着什么样颜色的服装,便可表示他们的身份和职业。
篇三:《摩洛哥签证全攻略》摩洛哥签证全攻略
2010-01-2612:04发布人:lizhimin210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摩洛哥王国驻华大使馆铭牌
申请摩洛哥签证前后大概要花一个月时间。准备材料清单如下,我将逐条进行解释分析。申请摩洛哥商务签证所需材料:
1.摩洛哥公司邀请信原件;
2.中方公司派遣函;
3.公证过的中方公司营业执照;
4.中方公司经营情况简介;
5.与摩洛哥公司签订的合同复印件;
6.申请者工作(在职)证明;
7.申请者经济来源(工资)证明;
8.往返机票订单;
9.酒店订单;
10.在有效期内的护照;
11.2张1寸照片。
如果前往摩洛哥进行售后服务或客户回访,还需提供最近期贸易往来的:-买卖合同
-摩洛哥银行的付款证明
-货物入摩洛哥的海关证明
1.摩洛哥公司邀请信原件;
将你的行程告诉客户让客户帮你做一份邀请信。最好是让客户先将电子版发过来和你确认一下然后将原件发过来防止邀请信有错误又要重新折腾,耽误行程。
小贴士:客户另外给我准备了一个居住证明(应该相当于是担保证明),法语是CERTIFICATED’HEBERGEMENT。这份证明材料上面盖了好几个红戳,然后贴了两张邮票,有点类似埃及大使馆认证(货物出口埃及需要出具给进口商的认证,相当于备案)。这一份材料据查是没有要求要一定提供的,既然客户提供了这么有力的东西,那也笑纳了吧,哈哈!如果需要影印件,请知悉与我。
2.中方公司派遣函;
没啥说的,网上下一个模板,改成本人的。公司抬头信纸,盖公司大红印,注意行程与邀请信一致。
3.公证过的中方公司营业执照;
拿着贵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去你当地的公证处,办理公证,比较简单。费用大概是800-1000。他们会出具一式两份给你。公证处真赚钱,黑!而且工作态度也是徘徊在牛A与牛C之间愤!他就是把你的营业执照翻译一下而已盖个章就敢收大爷1000大洋强!时间大概三天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你可以使用公证书的复印件去申请签证。我用的是正本。申请签证时,偶遇一哥们,在摩洛哥待了好多年了,他都是用复印件去申请的签证。建议正本和复印件都带上。先给签证官上复印件,不行再上正本。
4.中方公司经营情况简介;
把你们公司的英文简介弄一份,盖一红章。OK了。
5.与摩洛哥公司签订的合同复印件;
找出最近一票金额稍大的合同全套资料。形式发票(有单方签字或盖章),装箱单,提单,订起来。
6.申请者工作(在职)证明;
没啥说的,网上下一个模板,改成本人的。公司抬头信纸,盖公司大红印。
7.申请者经济来源(工资)证明;
没啥说的,网上下一个模板,改成本人的。公司抬头信纸,盖公司大红印。注意不要偷懒将在职证明和经济来源证明打在一张纸上要分开的
8.往返机票订单;
将你的行程告诉票遵公司,他们会给你搞定。日期要与邀请信及派遣函上要一致。
9.酒店订单;
让客户提供。传真件或扫描件即可。如果没有,本人做一个。日期要与邀请信及派遣函上要一致。
摩洛哥签证
10.在有效期内的护照;
如果你还没有护照,先去办护照吧-_-……。有效期至少半年以上的护照。在尾页上签上你的大名。
11.2张1寸照片。
尺寸别搞错了。在照片上用中文和拼音分别写上你的名字。申请签证的人不止你一个,有可能会弄混掉。
如果前往摩洛哥进行售后服务或客户回访,还需提供最近期贸易往来的:
1.买卖合同
上面已经准备过了。重复。
2.摩洛哥银行的付款证明
客户提供。这些材料客户都有的。注意这些资料要和你准备的那一票合同对应,不要对不上号哦。
3.货物入摩洛哥的海关证明
客户提供。这些材料客户都有的。注意这些资料要和你准备的那一票合同对应,不要对不上号哦。
温馨提醒:付款证明和海关证明是阿拉伯语和法语的如果你懂这两种语言那就好办多了。不懂也没关系最好对着翻译软件把这些法语资料检查一下看看资料有没有问题。有些人是缺心眼的,可能无意把有问题的资料提供给你了。拿着这些有问题的资料去申请签证,后果可想而知。
另外一些细节需要你注意一下,不然在那个使馆区,东西贵不说,你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去找你要找的东西。{去摩洛哥有什么注意事项?}.
1.公司抬头信纸可以盖上公章带上几份以备不断之需。
2.需要填签证申请表,网上找了很久没有找到可以下载的。此申请表是新版的,只有一页。不要下有两页的老版。面签的时候他会给你一张。如果你有两个人,不好意思,麻烦你本人去复印,真小气。而且还要麻烦你移步到外面去填,凳子,椅子,不好意思,本人想办法吧,如果你还没有笔,啊,那就要晕死了,笔要记得带着。所以能找到电子版的还是在家里填好吧。
签证官就在这个小房子里受理你的资料及向你提问.
3.资料整理好后,请用档案袋装起来,在档案袋上写上你的名字,拼音啦。(档案袋非常重要!)没带!麻烦你本人去使馆外买一个。
4.如果你确实没有带这些东西,需要复印,笔,档案袋,附近一百米内有一些小店可以帮你。不过也不会便宜。问门口警卫,他会给你指方向。
其他内容我也更新一下,
1.工作时间:
签证申请时间:周一,三,五,9点-12点
取护照时间:周一,三,五,11点-12点
2.取证{去摩洛哥有什么注意事项?}.
可以委托你的朋友去帮你取。需备资料如下:
a.委托书
b.委托人身份证。如果是多人,需复印在一张纸上。
c.被委托人身份证。
以前这个使馆有个中国女的,可能已经被裁了。这个家伙收黑钱。不让代取,非要你本人去取不可。如果你不想去取,委托她帮你寄,收你个300大洋。真TMD的黑呀!败类!
3.宾馆。
附近有一个汉庭长虹桥店挺方便的。从北京机场出来,坐机场快轨到三元桥站换乘地铁到团结湖下。此商务酒店就在农业部隔壁。离使馆区非常近,几分钟就可以走到使馆。
摩洛哥使馆没有官方网站,如果你还想与使馆进一步确认相关信息,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他们。提醒一下,如果是签证问题,请在上午咨询,下午是不受理的签证咨询的。摩洛哥驻华大使馆
摩洛哥驻华大使:穆罕默德·谢尔提(H.E.Mr.MohamedCherti)
办公处:北京三里屯路16号(来源:网络)
篇四:《摩洛哥旅游》摩洛哥旅游
早在摩洛哥作为法国保护国的时期,法国便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化大都市。现存的摩洛哥传统元素,包括现代宗教建筑奇迹——巨大的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IIMosqe,毫无疑问仍在提醒着世人辉煌的往昔。而那部著名的同名电影和歌曲,给这座城市烙上了永恒爱情的商标。
●舍夫沙万
迷人的舍夫沙万位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一直都是各国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清爽的空气,井井有条的阿拉伯城市和一辈子也抽不完的大麻。在这个富有魅力的阿拉伯城市中,主广场是鹅卵石铺就的PlazaUtael-Hammam广场,广场上引人注目的是红色围墙的城堡和著名的大清真寺。城堡的内部有一个安静、园林式的民俗博物馆。
●阿加迪尔
摩洛哥西南部港市,阿加迪尔省首府。阿加迪尔面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南距苏斯河口8公里,背依富饶的苏斯平原,南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东南两面阻隔了大漠的热浪,使得这座沙漠边缘的城市,一年四季气候如春。
阿加迪尔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既是摩洛哥少有的天然良港,又是休闲度假的好所在。在许多摩洛哥人心目中,它是本国最漂亮的城市。
Tips
最佳旅游时间:
摩洛哥最佳的旅行时间是4月—9月,这段时间天气凉爽,花果飘香。住宿:
露营设施在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附近或周围都可以买到,卡萨布兰卡、舍夫沙万、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拉巴特和丹吉尔都有青年旅舍。相对于阿拉伯人社区那些价格虽然更低但却不入流的旅店,青年旅舍更加安全,也更加舒适。摩洛哥标出的旅店价格通常指的是高峰期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