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óng shù
注音ㄏㄨㄥˊ ㄕㄨˋ
繁体
紅樹
近音词、同音词
红薯 红树 紅薯 紅樹 鸿书 弘恕 鸿树 鸿术 鸿枢 鴻樹 鴻疏 黉塾 鸿疏 鴻書 黌塾 鸿疎 鴻樞 鴻術
词语解释
红树[ hóng shù ]
⒈ 盛开红花之树。
⒉ 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
引证解释
⒈ 盛开红花之树。
引唐 王建 《调笑令》词:“红树,红树,燕语鶯啼日暮。”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緑无涯。”
⒉ 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
引唐 韦应物 《登楼》诗:“坐厌 淮南 守,秋山红树多。”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网络百科
红树
红树,乔木或灌木,高2-4米;树皮黑褐色。叶椭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7-12(-16)厘米,宽3-6厘米,顶端短尖或凸尖,基部阔楔形,中脉下面红色,侧脉干燥后在上面稍明显;叶柄粗壮,淡红色,长1.5-2.5厘米;托叶长5-7厘米。许多人看红树,一片绿林生机勃勃。专家这样解释: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些生长在陆地的有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在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这种在潮涨潮落之间,受到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红树”。红树科有14属,10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非洲及美洲热带地区。常与海桑科(Sonneratiaceae)、马鞭草科植物组成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