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读音为 bái,wēi。意思是:白薇[ bái wēi ]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拼音bái wēi
注音ㄅㄞˊ ㄨㄟ
近音词、同音词
百味 败胃 百为 擺尾 百围 白炜 白卫 白薇 敗胃 百伪 百為 拜慰 拜位 百僞 百圍 百偽 白煒 白衛
词语解释
白薇[ bái wēi ]
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网络百科
白薇 (萝藦科、鹅绒藤属草本植物)
白薇,别名:薇草、知微老、老瓜瓢根、山烟根子、百荡草、白马薇、白前、老君须,拉丁文名:Cynanchum atratum Bunge. 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香气。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有白色绒毛,特别以叶背及脉上为密;伞形状聚伞花序,无总花梗,生在茎的四周,花深紫色,花萼外面有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有短柔毛,并具缘毛;裂片盾状,圆形,与合蕊柱等长,花药顶端具1圆形的膜片;长圆状膨胀;柱头扁平。蓇葖单生,向端部渐尖,基部钝形,中间膨大,种子扁平;种毛白色,花期4-8月,果期6-8月。根及部分根茎供药用,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可治产后虚烦呕逆,小便淋沥,肾炎,尿路感染,水肿,支气管炎和风湿性腰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