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 新华字典>剴的字典解释
kǎi

剴读音为kǎi,剴kǎi(ㄎㄞˇ)⒈  〔剴切〕符合事實,如“剴剴中理”、“剴剴教導”。⒉  規勸諷喻:剴諷。以古剴今。
注音
ㄎㄞˇ
简体部首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MGKJ
仓颉
UTLN
郑码
LLUK部
四角
22100
结构
左右
电码
0481
统一码
5274
笔顺
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丨

剴字读音

kǎi 剴

剴相关字典

基本字义

kǎi(ㄎㄞˇ)

⒈  〔剴切〕符合事實,如“剴剴中理”、“剴剴教導”。

⒉  規勸諷喻:剴諷。以古剴今。

统一码

剴字UNICODE编码U+5274,10进制: 21108,UTF-32: 00005274,UTF-8: E5 89 B4。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剴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剀挨

English

sharpen; carefully, thorough

康熙字典

剴【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鎌也。从刀,豈聲。一曰摩也。又《玉篇》切也,動也。《唐書·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又《唐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音皚。義同。又《集韻》居代切,該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剴【卷四】【刀部】大鎌也。一曰摩也。从刀豈聲。五來切说文解字注(剴)大鎌也。謂可切地芟刈也。金部曰。鉊、大鎌也。一曰摩也。下文云。刀不利於瓦石上刉之。剴刉音義皆同也。引伸之爲規諷之義。如大司樂注曰導者言古以剴今、雨無正箋巧言謂以事類風切剴微之言是也。唐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今人乃謂直言爲剴切。昧於字義甚矣。从刀。豈聲。五來切。古音在十五部。又古愛反。與?槩音義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