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评析中国印刷业:新市场 新机遇(一)
详细内容
在过去 20 年里,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在未来,将继续如此,可见中国正变成世界工厂。事实上,中国已成为紧随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二大生产加工基地。世界 500 强中的许多企业也逐步落户中国,其中包括汽车制造企业如通用、丰田、宝马和大众等 : 高新技术公司如 IBM 、摩托罗拉、诺基亚和日立 : 连锁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宜家和吉之岛 : 餐饮业巨头如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和饮料巨头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 生化和药物巨头如杜邦、宝洁、默克等。
一、FDI(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自 1979 年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吸引不少外商来华投资。在过去的 24 年里,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 4880 亿美元,仅 2004 年,外商直接投资额有望超过 600 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依据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多数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到制造业和零售业。随着中国加入 WTO ,中国政府已经向世界承诺将面向外商逐步开放服务业和其他市场。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1998年到1999年间,当整个亚洲处于金融危机的包围时,中国却创造了惊人的 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保持了 5.21% 和 4.75% 的增长率,仍高于其他国家正常年份年增长率。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4 年博奥论坛年会上指出 : 在 1979 年到 2003 年的 25 年中,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 9.4% ,中国的 GDP 从 1978 年的 1473 亿美元跃升到 2003 年的 1.4 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然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目前仍过着中等水平的生活, 2003 年的人均 GDP 为 1048 美元,居世界第 100 位。
胡锦涛说,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力争在 2020 年前使中国的 GDP 超过 4 万亿美元,人均 GDP 达到 3000 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6.5% 。据相关部门预测,中国在 2004 年到 2008 年的 GDP 增长率不会低于 8% ,所以翻三番的目标不难实现,到那时中国人的购买力将是 2003 年的 3 倍之多,中国人的受教育水平也将大幅提高,从而带动了人们对广告和阅读材料的广泛需求。
三、中国印刷业现状
中国的印刷市场到底有多大是很难估计的,这是因为中国目前仍缺乏对印刷业各种数据的有效的统计手段。如下数据忽略了对印刷设备和纸张的统计,仅包括印前、印刷、印后和印刷工作流程的产值统计。
1. 中国印刷业经营状况
1995 年到 2004 年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印刷业与 GDP 的增长不尽相同,只是在 GDP 的增长速度很高时,中国印刷工业的总产值与之吻合。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印刷工业迅速发展,从1995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 2004 年的 260 亿美元,印刷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要归功于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和高质量的纸张及其他材料的使用。
印刷工业总产值相对 GDP 所占份额一直在不断增长, 1995 年印刷工业总产值仅占 GDP 的 0.86% ,说明当时印刷业落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到 2003 年这一比率增长到 1.59% ,非常接近于美国 1.65% 的水平。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印刷工业总产值占 GDP 的 1.5% ~ 3% ,中国正接近这一水平。但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人均印刷总产值却存在很大差异,美国是 550 美元,英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 407 美元、 264 美元和 640 美元,而中国只有 20 美元。印刷市场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很不同。
2. 中国印刷业构成
中国习惯将印刷市场分为 5 部分 : 印前、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商业印刷可任意归入四类中的任意一类,所以很难掌握,包装印刷包括硬纸盒的制造、包装材料、商标、海报和其他广告材料、包装纸、金属和塑料容器等。其他印刷包括文件印刷、数据处理和保密印刷。
包装印刷占很大比例,在 2003 年占印刷总量的 48% ,接近 110 亿美元,而美国这一数据仅为 15.8% ,这说明中国用在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的包装材料非常多。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不断持续,而且政府也将进一步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资包装印刷。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数据表明,包装印刷企业在未来几年的增长率估计将达到 10% ,而其他印刷的增长速度只有 3% ,可见其中差距之大。
报纸印刷的增长速度仅次于包装印刷,总产值为 45 亿美元,占印刷总产值的 20%: 其他印刷占 13% ,为 29 亿美元 : 书刊印刷业占 11% ,为 26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