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五年级数学教案>201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201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表格式导学案(北师大版)

详细内容

叉车厂子校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下册课题扇形统计图备课
教师 执教 备课
日期3月5日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
重点难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主 要 导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
一、
导入新课
学过的统计图有那些? 有什么特点?什么时候用到他们?举例说明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二、
探究新知:

25分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小组进行汇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何想法或感受?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13分1、仔细想,认真填。
(1)( )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2)扇形统计图是把整个圆看作( ),把各个扇形看作( )
2、观察下面的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1)文艺书最多,占全部图书的( )%。
(2)( )最少,占全部图书的( )%。
(3)文艺书和科技书共占全部书的( )%。
(4)如果画册有125本,文艺书有( )本,
科技书有( )本。个人独立完成,组内订对结果.小组长依据检测结果给予个人加分
四.
小结与评价
3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个人谈收获
五.
布置作业1分
完成资源与学案
板书设 计 扇形统计图
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年级五年级下册课题奥运会备课
教师刘雪宁执教 刘雪宁 备课
日期3月8日
学习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重点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作用
主 要 导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
一、
导入新课


2分
不同统计图有着不同的作用,那么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说明问题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

二、
探究新知:

25分一、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121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4—28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二、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87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教科书第87页“实践活动”。
你能从这三幅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以小组为单位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展讲。

以小组为单位:订正,教师评价。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15分完成“练习册”第75页——76页的习题。个人独立完成,组内订对结果.小组长依据检测结果给予个人加分
四.
小结与评价
2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个人谈收获
五.
布置作业1分
完成资源与学案
板书设 计奥运会
折线统计图:明显的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金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的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年级五年级下册课题中位数和众数备课
教师刘雪宁执教 刘雪宁 备课
日期3月12日
学习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理解并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够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能够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并根具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服务与生活。
重点难点1、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区别。
主 要 导 学 过 程教 学
环 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
一、
导入新课

2分

草地上有5个人在玩游戏,这些人的年龄分别为1岁、3岁、3岁、3岁、40岁。用平均数10岁描述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合适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二、
探究新知:

24分1、小涛应聘记。
A.应聘广告:月平均工资1000元。
B.勤奋工作,满怀喜悦去领工资。
C.思考:怎么这么少?才600元。
D.找财务部门理论。
E.出示公司工作人员月工资一览表。
经理3000
副经理2000
员工900
员工800
员工750
员工650
员工600
员工600
员工600
员工600
员工500
2、思考:1000元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工资不到1000元呢?用1000元反映公司员工的月收入合适吗?
3、你认为用怎样的数反映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比较合适?
4、理解“中位数”及“众数”的概念。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上表中员工收入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众数不唯一,也可以没有。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可能是同一个数。
5、课前草地上几个人年龄的平均水平用哪个数反映比较合适?
6、解决问题:
一组学生1分钟跳绳次数如下:234 133
128 92 113 116 182 125 92。
(1)分别说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7、小调查
在一些比赛中,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得分的平均数,把它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观察表格,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及众数的方法。

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组内简单交流自己的看法。课后开展调查活动。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


15分1.选一选。
(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选取( )
A.平均数 B. 中位数 C.众数
(2)五年级一班有40人,二班有42人,要比较期末考试时哪个班的成绩高一些,应该选取(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3)在青年歌手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填空。
(1)将一组数据按一定顺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叫这组数据的( )。
(2)1,3,2,1,3,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3)数据120,200,100,150,128,80,100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中位数是( )
3.五年级同学举行跳绳比赛,下面是第一小组1分钟比赛成绩统计表。
号数12345678
成绩128150130170165150140135
(1)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你认为平均数和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
个人独立完成,组内订对结果.小组长依据检测结果给予个人加分
四.
小结与评价
3分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个人谈收获
五.
布置作业1分
完成资源与学案
板书设 计 中位数和众数
在所有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
把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