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六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有感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有感

详细内容

还记得上一学年我们数学教研组的第一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当时是由六年级的两位数学教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因为这是我们校内教研活动的一次创新,所以那次活动给我的感受和体会比较深刻。

在那次活动之前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一些了解,对教材的编排意图也能理解。教材主要是在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和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边摆边在表格里记录:长、宽、高和体积,再通过汇报交流,引导学生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所摆图形的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和层数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体积公式。课上两位老师都能关注到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学生自己来发现其中的关系,然后通过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来推理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课上也比较注意对学生练习的指导。课后我们听课的大部分老师都对在两位执教老师的上课,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以及学习的效果感觉都比较好。

然而那天真正让我们收获颇多的是课后及时的评课,王校长评议以及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和对教学的深入思考对我们起到了一种引领的作用。她指出,要想上好一节好课,最重要的还是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接下来,她就带着我们一起来分析教材,她认为教材其实是有一定层次的,由刚开始的摆实物,到猜想不含线格的图像,最后直接抽象到透视图,来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X宽X高的道理。她的这番话,顿时让我,也让在场的所有老师茅塞顿开,原来很简单的教材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接着她又细致地分析了各个环节各应注意什么,可以怎样做,说得很细、很好。同时也很客观地对这两节课作出了评价,这样的课知识的习得固然重要,当还是应该要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那次的活动带给我的记忆非常深刻,让我更加关注的教材的解读,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时隔一年后的今天,当我也执教这一课时不禁让我回忆起那次教研活动中的每一个句话,是啊,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几何的教学就只有这么不多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在着有限的内容学习中获得今后学习所必要的空间观念就是我们要深入思考。有幸的是今年正好与校长的课时错开,从而有了更多聆听她上课的机会,每一次她都能带我意外和惊喜,特别是对于自己在教学中可能会有所忽视或想不到的地方她都给了我启示,相信这将会是又一个不凡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