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场指南>信息中心改制成为CIO的重要话题(一)

信息中心改制成为CIO的重要话题(一)

详细内容

信息中心的职能和定位取决于单位对信息化的定位和一把手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对信息化的定位和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又取决于市场化的水平。凡是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行业,多数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行业。而那些还抱着陈旧理念的公司,上ERP成功的不多。虽然像宝钢、铁道部、仪征化纤这样的先行者还不多,但望着不断流走的技术骨干,面对越来越难干的“日常工作”和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多数CIO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改制,成了CIO们聚会的必议话题。

  首先,人才流失是促使信息中心转制的直接诱因。信息中心曾一度被认为是“享清福”的地方,一些人削尖脑袋往信息中心钻。但1990年后,随着IT市场的日趋活跃,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再也不安心“享清福”了,IT人员“跳槽”成了一些国企、机关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2000年做完CIMS后,南京金城集团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IT人才。地处南京这个软件产业十分活跃的城市,外面的世界对金城集团员工的诱惑太多。从1998年开始,陆陆续续每年都有人走,2000年几乎成了信息中心员工的离职年。江苏有几家做MRP的软件公司,总经理几乎都是金城出去的。为留住人才,金城集团前信息中心主任陆韧刚向管理层建议成立软件公司,可惜没有得到答复。2001年8月,在金城集团干了18年后,陆韧刚自己也无奈地离开了金城集团。在陆韧刚等几个关键人物离开后,金城集团领导终于下定决心给信息中心改制。如今走进金城集团信息中心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依次排开的三块大牌子--计算机处、信息中心、南京金城软件

  有限公司。软件公司独立运行,可以对外接单,对金城IT系统的维护则采用签约形式,由金城支付服务费。

  其次,信息中心的“日常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干。在不少人眼里,信息中心就是编软件、搭网络,但这些“日常工作”现在却干得越来越吃力。在MRPII出现后,操作信息系统的就不是一个人,系统运行的逻辑也不再是简单的串行逻辑;信息系统首先体现为一种管理思想,而管理思想又落实为业务流程、数据规范、操作者的职责和权限等。这样的软件,就不是一两个人甚至十几个人能开发的,必须借助软件公司来完成。即使一些小软件,由于IT技术发展太快,信息中心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无法与软件公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