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现状:协同软件踯躅前行(一)
详细内容
几位技术工程师正在忙着共同制作一份急需的客户需求说明书。这可不是普通的合作,他们身处不同的城市,但却合作愉快。一份长达3万字的说明书,在短短两天内就完成了。秘密何在?原来这家软件公司新近部署了协同办公软件。借助网络,大家登录到统一界面的团队协作区,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语音邮件、网络语音等形式,对共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合作,工作效率比以往有了显著提升。不少公司对这项技术寄予了厚望。点击科技副总裁李漫波说:“协同软件正以跃进式的速度迅速在中国普及。”
一年前,协同软件头顶的阳光可没有这么明媚。概念上的混沌、应用上的无序、客户的踯躅,都让协同软件厂商有牛入泥潭的感觉。“要做的事情难度太高,技术层面太广,概念太新。”这些都是王志东们曾经的烦恼。点击科技等国内的协同软件厂商都面临着如何进行行业启蒙、如何实现赢利等问题的困扰。在市场上,协同软件也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况。
但协同软件的步子还是向前迈进了,这一次是集体努力。根据去年计世资讯抽样统计,2003年客户对协同软件有采购意向的仅占5%,而在200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5%。经历过落寞的一些公司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变得更加老练,更多的新公司看到机会也在竞相涌入,其中不乏巨头公司,微软、IBM、用友、浪潮等都蠢蠢欲动。进入2005年,协同软件市场终于有了热闹的迹象。
趋之者众
究竟何为协同?答案众说纷纭。有学者称,古代人类进行围猎,就是“协同”行为的最初萌芽。协同在IT时代显然有了新的注解和含义,从“大协同”平台、协同商务到E-mail、即时通讯软件,协同软件似乎存在着过多的表现形态,而且迄今也没有清晰的界限来定义它的疆土。不过对于协同的目的,厂商们却取得了共识,即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同的人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进行有效合作。李漫波说:“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作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用友致远公司常务副总理张屹的认识更为简单明了,“协同就是多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