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养生之道>从木桶谈到养生保健(一)

从木桶谈到养生保健(一)

详细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衰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了。医学上一般把衰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从生命发展规律来看,衰老是必然的,生命总要死亡,而衰老是死亡的前奏。生理性衰老导致的死亡属于生理性死亡,即老死的。由疾病导致的衰老称为病理性衰老,它所导致的死亡是病理性死亡,即病死的。这两种衰老有原则上的区别,前者是正常的,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而后者是异常的。就目前来说,真正老死的太少了,大多数人是属病死的。

  科学家认为,人的正常寿命应为120岁左右,而寿命较长的人也不过八九十岁。但是,我国目前健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老寿星吴云青就高达161岁。所以,抗衰保健、抗衰延寿应该是人类活动的最大目的。因为生理性衰老虽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养生保健,防病抗病而得到有效的延缓。那么,应当采取怎样的保健措施呢?

  据统计,流行于我国的抗衰老理论就有40多种,各种抗衰延寿的保健措施多达100余种。应该说,这些理论各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根据,实施起来也有一定效果。而国内外学者新的研究认为,上述理论或措施均不全面,虽能获一定之功,却难以收全面之效,还不能真正解决延年益寿这个问题的根本。所以,近来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养生保健应采取全面的、综合的措施,有人将此称之为养生木桶论。

  木桶由几块木板箍成,其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的一块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这块短板所限制,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无济于事。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又称短板效应),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

  这一理论引申到养生保健上来。养生保健的效果是由其本身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所决定的。如果只采取一两项措施,例如只练气功,或只练跑步而忽略其他方面,都不能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遇到。不少人经常挤出时间来做锻炼,而其他方面则被忽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一位老人,睡眠一直不好,腿部常抽筋,为治此症,他就坚持练气功,结果还是未见效。最后找医生诊断为缺钙,补钙后很快奏效了。原来他的症状是因营养性缺钙所致,由此体会到单练气功或体育锻炼还不够,还要注意营养、生活规律和及时检查身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