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短篇作品>渐入岐途

渐入岐途

详细内容

渐入岐途之一

  上午第一节就是语文课,真没劲!

  洋洋悄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武侠小说,放在语文课本下面,准备在课堂上一饱眼福。要知道,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所产生的吸引力,远远胜过了孔夫子的“之乎者也”。

  这段时间学的是文言文,偏偏教课的老师姓孔,又爱满口的“之乎者也”,于是“孔夫子”的雅号顺理成章地落在他的头上。

  洋洋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小说,咦!热热闹闹的教室怎么突然变得安静多了?他抬头向讲台上看去,奇怪!今天的语文课老师怎么不是孔夫子?只见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师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厚厚的眼镜片中,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洋洋心中不由泛起一种失落的感觉。

  毕竟是新来的老师,在脾气没摸透之前,还是先收敛收敛些吧!洋洋无奈地把小说放回抽屉里。

  “从今天起,由我来担任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何……”接下来是“眼镜”的一番冗长累赘的自我介绍,

  我才没闲心管你如何如何呢!洋洋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个“眼镜”,黑黑瘦瘦的模样配着一幅土里土气的高度近视眼,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只疙疙瘩瘩的蛤蟆。真是越看越不顺眼,越看心里越不舒服。

  别看“眼镜”人不高大,声音却够宏亮的。

  “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学习搞上去?”

  “有――!”一些懒洋洋的声音里夹杂着含糊的哈欠声。

  “没有――!”另一些回答得倒是干脆。还有一部份同学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瞧热闹。教室里谈话声,吵架声和着一些阴阳怪气的腔调,又开始死灰复燃。乱哄哄像一个刚开张的菜市场。

  “眼镜”这回可是热脸蛋贴在凉屁股上了。豆大的汗珠从他的头上沁了出来。

  “凭你这副德性想逞强出风头?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洋洋鄙夷地“哼”了一句,想到自己这个精彩生动的比喻,不禁又偷偷地笑了。看来,今天是看不成小说了。

  “啊――哈!”他张开嘴巴打了个哈欠,很快上眼皮和下眼皮就象上了胶水似的粘得牢牢的……

  “快跑!天山童姥追来了!”洋洋焦急地提醒着木讷憨呆的虚竹。天山童姥可是了不起的武林人物,洋洋不懂“传音入密”之术,老远就被天山童姥发现,一下逮了个正着。

  “接招!”天山童姥一声怒喝,手一扬,一件黑乎乎的暗器长了眼睛似的朝洋洋脑门上钉来,洋洋左躲右闪正无路可逃,急得大喊一声:“救命!”……

  睁开眼睛,看见左右的同学都捂着嘴巴在窃笑。原来,刚才是后面座位上捣蛋的同学将一个废纸团砸在他头上。洋洋白日梦被惊,懊恼不已拾起纸团正欲以牙还牙,一抬头,正撞上“眼镜”那两道飞镖一样的寒光朝他射来……

  渐入岐途之二

  又是一堂语文课。

  “眼镜”一进教室就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洋洋故意仰着脸看着天花板,抱定着破罐子破摔到底的决心。

  “怎么搞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你们瞧瞧这试卷,真是一蹋糊涂!你们就不想想你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混下去,难道对得起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们念书的父母吗?”

  “眼镜”指着讲台上那叠语文考卷,满脸的惊讶与气愤。

  同学们从来没有见过“眼镜”发这么大的火,一时间都怔在那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与往常吵吵闹闹的场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偶尔有人不小心咳嗽一声,都显得那么刺耳。

  “眼镜”在讲台前踱来踱去,高吭激昂的诘责声在偌大的教室里回荡着。慢慢地,有些女生羞红了脸,有些男生偷偷低下了头。

  “你神气什么?”洋洋心里可不买帐。

  “新官上任三把火”,谁不知我们班是全校闻名的“捣蛋团”?最差班级这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怎能这么容易说换就换?那样岂不是太没面子!

  接下来的惯例是讲评试卷。这回“眼镜”可没有象上次孔夫子那样,找出几份最糟糕的试卷作为抨击对象。语气也好象不似先前那般痛心疾首了。

  “老实说,刚开始看到你们的试卷,真的把我气坏了。这段日子,我是寝食难安啊!通过这次考试,我看到了……”

  “眼镜”略略一停,显得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他的语音一下提高了八度。

  “你们说,我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你们并非无药可救,你们是大有希望,大有潜力可挖的!”

  大爱一愣,原以为他会说“你们是一群无可救药的大笨蛋!”之类,此刻听他说出相反的一番话,倒觉得出乎意料之外,一触即发的逆反心态顿时象阳光下的霜雪,一下化得无影无踪,叛逆的那根神经就这么轻巧地经“眼镜”一弹拔,奏出了一道合谐动听的音符。

  “在这次考试当中,许多同学都有一些不俗的表现,这是令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比如刘洋同学……”

  “眼镜”说着拿起了一份试卷。

  洋洋正闹三心二意,猛然间听到自己的名字,脑中一热,急忙正儿八经地端坐起来。

  “刘洋,55分!”早有眼尖的同学看到了试卷上的分数和姓名。

  “55分,还不俗呢!”洋洋顿时泄了气,暗中冷笑一声,他心中明白自己重几斤几两,想不到此刻无端被“眼镜”如此恶毒地捉弄了一番,心头早已升了一把无名之火。

  大约是“眼镜”看到了台下诧异的目光与不满的嘀咕声,他清了清嗓门,继续接着说:“这次考试的命题作文是30分,我给刘洋同学打了28分!”

  “哇――!”台下一片哗然。

  “那相当于九十多分,洋洋真的不错啊!”

  “说起来可怜,我的作文从来没有得过七十分的!”

  讲台下已是一片小小的骚动。

  “然道……,是真的?”好一阵,洋洋才缓过神来,终于明白了“眼镜”的话中没有捉弄的成份,才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下来。

  渐入岐途之三

  今天这堂语文课是文学作品赏析。洋洋听得入了迷。这么多佳词妙句,一股脑地从“眼镜”嘴里蹦出来,连那些平常看上去呆板、生僻的词语,经“眼镜”这么一解说,也立刻变得生动有趣了。

  “究竟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呢?大家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塞外的风景。仔细想想,那茫茫的黄沙连绵不断,直入白云之中,不也是塞外苍凉荒漠的景观描写吗?这两句古诗老早就争议颇多。你们看,这个”河“字与草写的”沙“字是不是十分相似?还有那个繁体的”远“字与那个草写的”直“字是不是很相似?”

  “眼镜”边说边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这四个字。

  “还真是那么回事呢!”洋洋心中早已对“眼镜”佩服得五体投地,同学们都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边看边听老师的讲解。接着,“眼镜”又给大家讲了另一首有争议的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眼镜”边读边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句诗。他指着后一句问大家,“为什么春天来临,江水变暖是鸭子先知道?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的,请站起来回答?”

  “老师,我认为江水的冷暖应该是鱼先知道!”洋洋立刻站了起来。

  “为什么?”

  “因为我家是养鱼的……”他的话还没说完,大家都哄笑起来。

  “严肃点!大家严肃点!”“眼镜”用教鞭敲了敲桌子,等大家静下来后,鼓励洋洋继续说下去。

  “每当春天来临时,我们家给鱼喂食要挑气温高,天气晴朗的日子。气温冷了,鱼儿很少出来活动。”

  “刘洋同学说得很对,请坐下!鱼儿确实是这样的。还有哪位同学有要作补充的,请站起来发言!”

  “老师,鸭子会游泳可以知道水中温度的高低,可是鹅也会游泳,它们也应该知道江水何时变暖的……”另一位同学站了起来。

  “对!对!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对。这说明了大家平时观察生活还是非常细心的。”“眼镜”说着,将“春江水温鸭先知”后面的句号改成了问号。“据考察,当初诗人的原稿里也是一个问号,原意是春天来临,江水变暖,大概是那些戏水的鸭子先知道的吧?现在,我们课本里印刷的却是句号,大概是后人在抄袭写的过程中一时疏忽造成的……”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生活时是多么的细心。其实任何好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从日常的生活之中提炼产生的。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些凌驾于生活之外的虚浮文字,是没有根基的,当然也经不起任何的推敲。所以,我们平日学习写作,必须从基础抓起,从身边的一件小事抓起,一件小事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大道理呢!我们平时要学会观察周围的生活,写作时,就不愁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叮呤――!”

  咦,怎么就下课了?洋洋揉了揉眼睛,不相信似的看了看手表,四十五分钟可是一秒不差地走完了。唉!真是意犹未尽!

  尾声

  自从那次考试风波之后,洋洋上课时变得可认真了。各科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语文成绩,已从过去的五六十分急剧上升到了九十分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全省举办的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洋洋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个以前令许多科任老师头痛不已的“捣蛋大王”,如今终于甩掉了那个令人厌恶的绰号。现在,连校长也对他青睐有加了。这不,全校上下都掀起了一股“向刘洋同学学习”的热潮。

  星期一下午,学生记者奉命采访了刘洋。准备把他如何从一名捣蛋生迅速转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的历程,写成一篇采访报道。

  “刘洋同学,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我短短的一个学期内从一个”捣蛋大王“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你能否告诉大家,你成功的经验?”

  “经验是谈不上,不过,原因是有一点,但你要答应我一个要求,我才能告诉你。”

  “什么要求?”

  “保密!”

  学生记者急了:“这可是我的工作啊!如果都保密了,接下来我怎么写稿子呢?刘洋同学,我们宣传你,希望你能以一个崭新的学生形象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那好吧!我坦白告诉你,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我现在取得的那些成绩主要归功于”眼镜“,哦!不!是何老师。我只不过是误入岐途而已。”

  刘洋一脸灿烂的微笑。

  “你误入岐途?”学生记者一头的雾水。很快她又觉得清醒过来,“你是说你曾经误入岐途?”

  “不!我是说我现在不小心误入”岐途“,自从听了何老师的课,我无法不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样说你明白吗?”

  洋洋看着仍然有些不解的学生记者,得意地吹了一下口哨。

  “简直不可思议!”两人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