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陪驾”能确保安全?
详细内容
市区道路成“练车场”
张先生反映:前几天,我驾车经过江宁路,前面的一辆别克凯越车速很慢,我想从左侧车道超车,岂料,刚开始打方向盘,这辆车也突然变道,转向灯也没亮。我加速上前一看,原来,这辆私家车车身上印有某某陪驾公司的名称和电话,是一辆陪驾车。开车的是新手,师傅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加以指导。
把市区道路作为练车场,不但影响正常交通,更容易引发事故。这种做法可以吗?
陪驾“门槛”低 安全埋隐患
如今,“本本族”上路之前,找个陪驾再练练相当流行,媒体、网上都有大量陪驾的供求信息。通过业务电话,联系数个陪驾公司,对方均称有自排、手排车辆可供选择,按小时收费,并免费上门接送。同时强调:这些车辆都“配有安全的副刹”,师傅都是“驾龄10年以上的驾驶员”,十分专业。
预订一辆自动挡的陪驾车。到了约定时间,一辆黑色别克凯越在约定地点。这是一辆普通的沪牌1.6升排量的私家车,不同的是副驾驶座位下方加装了一个刹车。坐在副驾驶席上的师傅简单介绍了挡位、油门、刹车后,便嘱咐记者开动起来。
攀谈中得知,师傅曾经做过驾校的教练,也当过出租车司机。3个小时的练车过程中,师傅选择了多个复杂的路段练车,并不断进行驾车技术指导。练车结束后,师傅还拿出了一个本子,开始排日程。他说,现在陪驾生意不错,几乎每天都排得满满的。
很多陪驾公司在网上说,公司具有专业的陪驾队伍,车辆多、车况新。但练车过程中,师傅坦承:所谓的陪驾公司,只是几个朋友合伙开的,自带一辆车就可以入伙,既当老板又当师傅。公司目前仅有四五辆车,均是改装副刹的私家车。这个行业大多如此,有些公司的陪驾车辆都是二手车。不同公司之间还经常介绍业务,一名师傅也可以在几家公司登记接生意。
选择陪驾的,大多是考完驾照后长时间没有开车实践的“本本族”,很大程度上与不会开车的新手无异。上路是否会造成交通违章甚至酿成事故,全在于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师傅加以把控。陪驾车良好的视野以及师傅自身的素质是行车安全的关键所在。但事实上,目前陪驾公司的经营模式中,对这两个方面均没有“门槛”,安全仅能依赖一个副刹。而目前一些陪驾公司仅有少量的师傅曾经有过驾校教练的经历。由于陪驾公司不等于驾校,许多陪驾师傅都没有驾校教练证。
经营模式有待规范
根据相关法规,开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必须获得当地交通部门许可。但了解到,目前职能部门并没有针对陪驾的许可审核,在管理上仍是“盲区”。另一方面,陪驾公司往往称自己为“陪练”而不是培训,从而回避相关法规设置的这一“门槛”。
同时,陪驾车均是由私家车改装而来,这种改装也未得到任何部门认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私自改装车辆属于违法,按照法律规定,陪驾车不能上路;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以拒赔。
业内人士认为,陪驾作为驾驶员的一种“补充”培训,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并且,从市场接受度来看,陪驾服务也比较受欢迎。但是,市民希望职能部门尽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对陪驾车、陪驾师傅以及陪驾公司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