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管理>现代建筑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行业动态(一)

现代建筑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行业动态(一)

详细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行业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制定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1、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行业制度是实现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和依据。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要实现管理科学化,企业各项工作必须有章可循,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基本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行为准则。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企业财务活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

  2、建立内部财务管理行业制度是实现两权分离的需要。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为了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动力,以激励经营者在自身的利益目标的驱动下,竭力为所有者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约束,使其明确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经营者的管理活动就是履行其职责和权利,管理的对象是出资人委托的权利,但这种责任和权利不加以具体化,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需要通过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以明确和具体化。

  3、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行业制度是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建筑企业建立起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即《企业财务通则》为基本原则和统帅,以《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和基础,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补充的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制度。在我国《企业财务通则》、《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颁布和实施以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上升为突出问题。有的建筑企业依照“两则”、“两制”精神,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取得明显成效。而有的建筑企业只是被动地按照“两则”“两制”的要求,变更了财务报表和会计科目,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仍然是原来的。这样,既不利于“两则”、“两制”精神的贯彻、落实,也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原则

  现代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应根据国家政策和企业具体情况,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管理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可在原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修正完善,而基础条件比较差的企业或新组建的企业则需重新设计和制订。一般来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以《企业财务通则》、《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制度》为依据和指导,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需要加以细化和补充,不能与国家的统一规定相冲突,要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2、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所有者财富最大化。因此,要满足所有者需要,服从所有者利益,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是制定内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

  3、体现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特点。现代建筑企业已由单一的组织形式发展为多元化企业组织(如集体化经营、母子公司、总分包方式),其经营活动已由原来的单纯的施工生产,发展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这就更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复杂性。

  4、全面规范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现代建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既要反映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资金的筹集和有效使用,又要对属于企业财务管理范畴而国家财务法规中未作规定的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内部财务组织、职责分工与权限、财务工作制度与具体规定、收入与分配方式等,确保财务活动正常进行。

  5、处理好财务与会计的工作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财务与会计没有严格的界限,财务人员就是会计人员,财务工作溶于会计工作之中,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使得财务管理的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因此,要建立一套与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机制,使财务独立于会计行使其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