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管理>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一)

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一)

详细内容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财务本质起点论,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目标起点论。这些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笔者认为,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应该将财务管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合理起点。

  一、财务管理理论的涵义

  世界著名的《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NewInternationalDictianary)第三版对“理论”一词解释为:理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我国的《辞海》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不论怎样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并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帮助,每一方都有助于纠正对方的缺陷,使它变得更加完善。理论的职能是扩大经验的范围,并深化其含义。凡属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地、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2)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

  根据上述理论的含义,结合财务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财务管理理论定义为: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理论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首尾一贯的理论,则是评估实务正确与否的指南。财务管理实务已有较长历史,但财务管理理论的出现则较晚。根据现有资料,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学,是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费。吉亚琴科教授倡导和创建的。在西方,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形成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理论。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始终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务管理实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以求今后的财务管理实务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