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探索(一)
详细内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我国企业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挺进时,自身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挑战,那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严重滞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有些企业决策者甚至对财务的基本概念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财务杠杆等都不了解,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也无法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必须在财务报告中签名盖章、负责任的要求。现代财务管理的缺乏不仅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提高,而且已成为企业制度创新道路上的一个沉重的桎梏,严重阻碍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本文就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本财务管理作一些探讨。
一,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涵义
财务管理制度是在博弈中形成的,其变化是人们对博弈规则的共享的信念发生变化的结果。人们共享的信念真正发生变化应该是相当缓慢的过程。财务管理制的变迁常常就是文化和财务文化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历史的,政治的,法律的因素都将发挥作用
财务管理文化是指介于有形的财务物质文化和无形的财务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状态。财务物质文化,财务行为文化属于表层财务文化,财务精神文化属于深层财务文化,财务管理制度文化属于中层财务文化。其实,每个国家,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他们的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美国的财务管理制度文化正是他们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哲学的产物,同样中国的财务管理文化是在我国财务管理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它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特征
财务行为文化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性。财务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是财务活动的主体。因此,财务与人的社会心理必然有一定的联系,而人的社会心理所包括的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它们对人们处理财务关系及财务活动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交织着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由于社会心理不同,反映到财务方面就会有不同的筹资,投资,分配心理,以及不同的财务竞争观念和不同的财务管理意识
三,研究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意义
实际上每个组织中的财务管理者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人格问题。财务管理人格是财务管理者在理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理财动机,性格,气质,能力,习惯性的理财学习方式,理财认识以及理财行为倾向。这一切充分体现了理财文化。应当承认,对于财务管理人格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未被学术界关注,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别国有效的,能够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财务管理,在我国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其实现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我国在尚未达到这个文化层次的时候,盲目照搬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财务管理,其效果自然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
在三种财务文化中,财务物质文化是基础,财务精神文化是动力,财务制度文化是保障。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务精神文化,财务管理文化远未形成,财务物质文化虽有所发展,但是受到了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建设我国健康成熟的财务管理制文化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四,财务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文化
财务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管理是指一定社会一定组织的财务关系的总和。狭义的财务管理是指一定组织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规则 。
现代社会中的每一种财务管理最初是为了某种单独而特殊的目的而制订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财务管理制度再也不能仅在某一个领域中证实自己的合理性,而必须根据自己对社会的影响来证实自己的合理性,它必须取得所有人的信任。财务管理有四个特
1,与财务文化有关。
财务文化的观念文化部分是内隐的,但是它要表露于外的,财务管理就是被体现的一个内容,如同组织机构被价值观所体现一般
2,与组织学有关。
财务管理制度问题实际上是财务组织问题。但财务组织问题不仅仅是建立财务组织,还包括配备财务人员,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3,财务管理制度是法规。
财务管理是人们从事财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具有硬约束力。国家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根据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制订出来的,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根据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制订出来的。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遵守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然组织工作就要受损失,组织利益也要受损失
4,财务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所谓基础性工作是指它是一个组织的最基本工作,一个组织如果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就无法正常运转
财务管理文化是研究财务管理产生,发展及运行机制的各种观念的总和。通过对财务管理文化的研究,揭示财务管因素与文化因素是如何相互配合的,以达到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并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务分配涉及到与组织有联系的财务关系人的利益。财务分配机制主要是指采取何种方式对财务关系人进行利益分配,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益的最佳结合,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实施系统――各种具体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资金管理制度,收入与支出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分配管理制度等。以上这些制度都有自己长期的演化过程,它们的发展有其内在自主的一面,也有受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一面
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主要是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等之间的利益关系。良好的财务关系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化环境。
五,我国传统财务管理文化的特点
任何财务管理文化都有一个相互隔离,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国有几千年的财务管理史,因为民族特点和国情的不同,我国传统财务管理文化上也有一些特点
1,重视资产管理,不重视资本管理。
由于长期的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小农意识很浓,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的理财观念狭隘,保守。只重视现有的实物资产管理,对于资本管理关注不够,不太重视研究资本运行规律。由于忽视资本管理,资本的积累和积聚都很缓慢,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中分家观念较强,使原来就不多的资产又分成若干份,生产规模有时反而缩小,抵御风险能力降低,一出问题往往靠政府解决,这又大大强化了政府的权威,中央集权体制一直深入人心
2,追求高度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我国传统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又一特点。
我国建国之后之所以选择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我国几千年所形成的集权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制定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至今人们仍然习惯于由中央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强调国家价值取向,重视国家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而各单位只要执行好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即可
3,在财务分配制度方面长期追求公平而忽视效率。
这与传统文化中的均贫富,一大二公思想有关
4,财务管理制度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这是我国传统财务管理制度文化的又一大特点。
过去我们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得过死,过细,理财者只有执行的义务而没有变通的权利。这与人们长期没有自主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