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管理>如何提高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质量(一)

如何提高财务管理学课堂教学质量(一)

详细内容


  财务管理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业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以企业资金运动为中心内容,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为框架,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等理论问题以及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等业务方法。学科产生财务管理人才理财活动,由来已久。  

  实践教学财务管理学主要介绍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9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实践性极强,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现代理财理念、方法和技巧的财务管理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提高财务管理学教学质量既是提高管理学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又是讲授该课程的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财务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自开设以来,有数位教师正在或曾经讲授过该课程,并为该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完善做出过贡献。可以说,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人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与摸索,发现我系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学生对先导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固

  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都需要掌握其先导课程的相关知识及理论精髓。财务管理学的先导课程是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和会计学,可以说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财务管理学的学习效果。本人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于一些已经学过的概念和理论模糊不清;并且各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的间隔使得学生的知识没有条理,没有相互融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给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单向的知识的传递。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控制教学的整个环节,可以在有限的学时里传播大量的知识点;缺点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完全被动化,既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异常枯燥,达不到课堂教学应有的效果。目前我们虽然已经认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虽然已经认识到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和突破,但还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目前,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走进大学校园,面对充满朝气,充满创造性和表现欲的一代,现有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展现出它的弊端。

  (三)缺乏实践性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通过短短的54个学时,很难培养其应用财务管理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讲授该课程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毕业之后从一个校门直接走进另一个校门从事教育工作,没有真正的接触过企业,缺乏实践能力,这也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本课程教学的改进方法

  针对目前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做好知识的铺垫和延伸,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作为一门专业课,财务管理学与其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财务管理学中有的内容是先导课程的延伸和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大量使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组织教学,在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之后再慢慢的引入新的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财务管理学中有的内容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对于该部分要加以强调和提示,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慢慢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并提高其知识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