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工基础>低压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低压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详细内容

一、 电器的选择

1、 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

2)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3)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口路的频率相适应;

4)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5)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2、 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二 、导体的选择

1、 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2、 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导线最小芯线截面应符合表2.2.2的规定。(略)

3、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时,当冷却条件最坏段的长度超过5m,应按该段条件选择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截面,或只对该段采用大截面的绝缘导线和电缆。

4、 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温度校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K=(t1-t0/t1-t2) 0.5 (2.2.4)

式中K温度校正系数;

t1导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t0敷设处的环境温度(℃);

t2导体载流量标准中所采用的环境温度(℃)。

5、 导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应采用下列温度值:

1)直接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采用敷设处历年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

2)敷设在空气中的裸导体,屋外采用敷设地区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屋内采用敷设地点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均取10年或以上的总平均值。)

6、 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中性线(以下简称N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且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

7、 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8、 采用单芯导线作保护中性线(以下简称PEN线)干线,当截面为铜材时,不应小于10mm ;为铝材时,不应小于16mm ;采用多芯电缆的芯线作PEN线干线,其截面不应小于4mm 。

9、 当保护线(以下简称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PE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2.9的规定。(略)

注:当采用查表得出非标准截面时,应选用与之最接近的标准截面导体。

10、 PE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有机械性的保护时为2.5mm ;

无机械性的保护时为4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