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励志正能量>小孩体里有湿气是啥表现

小孩体里有湿气是啥表现

详细内容

篇一:《四招辨别宝宝是否湿气重》

四招辨别宝宝是否湿气重,你一定要学!

湿气太重,宝宝很容易就会昏昏欲睡,也很容易患肠胃不适、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所以,今天要教大家几招,判断宝宝是不是湿气重!赶紧往下看!

孩子体内湿气自检4大招

第一招:起床时看宝宝精神状态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看到宝宝特别疲劳,睡不醒,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是体内有湿了。第二招:看宝宝舌苔颜色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宝宝的身体状况的。平时在帮宝宝清洁口腔时可以注意观察宝宝的舌头,看看舌苔的颜色和厚度。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第三招:看宝宝的食欲

从中医角度来说,湿气重导致脾胃退行,因此,人都会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宝宝如果不愿意进食,则说明很可能是湿气了。

第四招:入厕时看大便

宝宝入厕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另外,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帮孩子“祛湿”这样做

一、常通风,多抽湿

其实,湿还分"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天气潮湿或因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湿邪入侵体内导致的。许多人起初可能是外湿,为了祛湿而饮用了过多的凉茶,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伤了脾胃,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滞自然就内生,于是外湿就变成了内湿。

祛外湿,不要让宝宝长期呆在潮湿的地方,也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玩耍。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风,室内多抽湿。特别是阴雨季节,不妨多开抽湿机或者暖气,让室内保持干爽。这样对宝宝避免患上皮肤病是很有帮助的哦!另外,不干的衣服不要勉强去穿着,要注意帮宝宝保暖,不要受凉。

二、多运动,排湿邪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运动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种。健康管理专家认为:夏季里,从事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因为小孩喜欢跳来跳去,出汗机会多,对排湿作用大。

同时,运动时身体微微汗出,还能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建议最好选择在清晨或晚间相对凉爽时进行运动,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以免宝宝着凉。

三、巧喝祛湿汤

如果宝宝是属于内湿型,妈妈不妨选用淮山、苡仁、扁豆、玉米等既有祛湿又有健脾功效的材料给宝宝煲祛湿汤。

在饮祛湿汤前,还要分清湿的性质是"寒湿"还是"湿热",对症用料效果才更好。寒湿的人舌苔白、腻、厚,口淡,甚至感到甜,在同样的室温下,比别人易感到冷,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湿久困于体内,就会郁久化热,变成了湿热。湿热者舌苔黄、厚、腻,口干苦,大便烂、不爽,小便黄。

寒湿者喝祛湿汤,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来温阳化湿。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其有很好的祛湿、清热的功效。

四、少吃冷甜食、湿滞的海鲜

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在饮食上,宝宝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饮酒,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温热的食物,减少湿病之源。家长在做菜的时候,可以适当放些姜片,姜是温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适当让宝宝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红小豆类食物,对预防宝宝湿症有很大帮助哦!

另外,还要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湿困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虾、蟹等湿滞的海鲜,此时应适当少吃,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

篇二:《体内有湿气的五个征兆》

体内有湿气的五个征兆

春天艾灸不做“潮人”

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有压抑它的东西。一旦这种特性被压抑了,人就会产生问题,正因如此,春季是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脾胃疾病的多发期。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遇上阴雨连绵的回南天,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小孩体里有湿气是啥表现}.

1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篇三:《夏季当心孩子体内湿气重会生病》

夏季当心孩子体内湿气重会生病大家都会发现,一到夏天很多人就会全身困乏,食欲减退。这是因为体内“湿气”在作怪!而且空调房,冷饮,甜食等环境和饮食更会加重体内湿气,这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宝宝极为不利,因为中医认为,“湿”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

体内湿气重的孩子有哪些症状呢?

1、极易困乏,表现为总是感觉睡不醒;2、舌苔粗糙厚重,发黄发腻;3、大便稀溏,颜色发青,或者马桶难以冲净;4、食欲不振,胃口不开;5、睡觉时爱流口水。

那么为什么夏季宝宝体内的湿气会加重呢?1夏季吹空调过多

夏季天热,人体的毛孔出于打开状态,而空调房里呆久了,汗出不来,体内的湿气更难排出来。另一方面,有些家长不注意,让全身是汗的孩子猛地进入空调房或者空调车,外界的寒气与体内的湿气相结合,就会造成“寒湿”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2夏季冷饮吃的多3夏天宝宝运动量减少

因为天气热,宝宝一般很少参与户外活动,或者有的孩子暑期都在看电视中渡过,那就很少会出汗。而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

4宝宝爱吃甜食和肉食

中医认为“甜腻化湿”,意思是甜腻的食物比如各种饼干、蛋糕之类的甜食,以及肉类等油腻的食物,容易转化成体内的湿气,从而滞留在体内。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意思是湿气很难祛除,不仅如此,湿气还是无孔不入的,它极易跟其他致病的邪气组合,比如寒湿,湿热,风湿等。因此我们要做好与湿气打持久战的准备,从每天的饮食与起居中与之作战,将其歼灭!家庭教育心得体会_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知儿网

饮食篇1妈妈做菜时放点姜丝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温性的生姜具有祛寒除湿的功效,而且能中和一些寒凉食物的寒气。美国亚马逊海淘攻略_drugstore海淘攻略-淘得爽

1

2生姜红糖汤

如果因为空调偶感风寒,妈妈可以给宝宝做碗生姜红糖汤,因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而且常喝点姜汤,也能防止各种“空调病”。

3绿豆百合米仁粥知儿网[ze13.]

取绿豆、鲜百合各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15分钟;百合洗净切小;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可健脾通便祛湿。

4薏米红豆山楂粥

将豆腐切成小块,加入淡豆豉放水同煮,煮沸15分钟,再入葱白,略煮片刻,趁热食之。本品辛散解表,清热润燥,适用于有发热、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的淡豆豉、葱白可辛散解表;豆腐性寒味甘,可清热润燥,三者合用可驱散体内的风热之邪。

起居篇:

1多运动、少吹空调,出点汗

尽量让宝宝早起早睡,早上天气不热时,让孩子在楼下玩会儿,发发汗,不要整日闷在空调房里,让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从而导致疾病滋生。

2用热水给宝宝泡脚

夏季家长一般会天天给孩子洗澡,但是却很少有人给娃泡脚。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部众多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3常通风,多抽湿

平时多开窗通风,阴雨天最好少开窗,也不要带孩子出门在户外呆太久

孩子体内湿气过重生百病,但是祛除湿气却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做家长的长期坚持,科学安排饮食起居。同时切记少吃冷饮,甜食,油腻食物等!而且任何时候多运动,出点汗都不会是坏事,家长要保证给孩子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

2

篇四:《体内有湿气的五个征兆》

体内有湿气的五个征兆

春天艾灸不做“潮人”

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有压抑它的东西。一旦这种特性被压抑了,人就会产生问题,正因如此,春季是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脾胃疾病的多发期。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一是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总之无论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不想饮水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遇上阴雨连绵的回南天,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有湿?

1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2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5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艾灸祛湿简单又方便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春季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春天。{小孩体里有湿气是啥表现}.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5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6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篇五:《体内湿气重五大表现》

体内湿气重五大表现

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早上起床注意5个细节,就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比如厕时看便便,会刷牙时恶不恶心等等细节,都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

自测体内湿气一: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自测体内湿气二: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另外,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自测体内湿气三:洗漱时看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自测体内湿气四:刷牙恶不恶心

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自测体内湿气五:小腿肚子发酸发沉

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当小腿肚子发酸发沉时,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中医提醒:我们知道了怎样自测体内湿气,那么,如何祛除体内湿气呢?专家指出,可点揉承山穴祛除体内湿气

篇六:《小孩体内寒湿重怎么办》

小孩体内寒湿重怎么办?

1、可以每天晚上用温水给孩子泡泡小脚,泡到身体微微发热,然后用手搓孩子的脚心,每天每边搓15下,不要搓多了,可以消燥热。尽量不要加蜂蜜。

2、不要给孩子吃很多大寒的食物,会加重孩子身体内的寒湿,最后会加重便秘。尽量在饮食上改善孩子的胃肠方面的问题。不吃寒凉的食物,多吃补血,补肾的易消化的食物。像各种做的烂烂的食物“同时身体内寒湿重(经常光脚在地板上走,冷天也如此,睡觉时喜欢把脚、手放在外面、喜欢坐在地板上、以前水果每天都吃,有时还特意买些寒凉性的水果、菜给她吃)主要表现在全身皮肤容易长红疹,长痱子,痒、容易过敏、出虚汗”建议尽量避免。每天晚上泡完小脚躺床上后用手给孩子捏脊30下,然后按摩腹部,顺时针30下逆时针30下,循序不能错了,力度不能太大。促进胃肠的蠕动。

3、不要吃寒凉的食物。这里说的寒凉不仅指的是食物温度的寒凉还有食物性质的寒凉,要根据食物属性表给孩子吃。平时多喝温开水,多排尿。每天晚上用温水给宝宝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发热,然后用手搓孩子的脚心,每天每边搓15下,不要搓多了。如果孩子脾气比较暴躁,可以用梳子背梳理腋下到腰部的位置,每边梳理10下,可以疏肝理气。在饮食方面尽量不吃燥热的以及大寒的食物,像干货,炒货,熏烤油炸食物,膨化食物等等,不要吃大寒的食物,像香蕉,西瓜,甜瓜,饮料,冷饮等等。吃的食物要做的软,细,烂,像早晨可以喝各种熬的很烂的粥,里面可以加上白果核桃花生等等,或者其他不上火容易消化的食物,中午和晚上荤素搭配,可以是1:1,晚上的食物要做的清淡。平时每个星期吃2次的鳝鱼,1次的白灼海虾,但是前提是不能吃任何寒凉的食物,不能受凉。固元膏可以每天吃一次,一次半勺。泥鳅汤,每个星期吃一次,可以补气虚,暖脾胃。每天坚持一定的室外活动。

篇七:《体内湿气重五大表现》

体内湿气重五大表现

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早上起床注意5个细节,就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比如厕时看便便,会刷牙时恶不恶心等等细节,都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自测体内湿气一: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自测体内湿气二: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